海底捞,这一知名连锁火锅品牌,近日再次引起市场关注,不过这次并非因为其标志性的火锅服务,而是其进军工业园区的新动向。在郑州比亚迪生产基地,海底捞的企业火锅店正式试营业,为该园区的数万名员工提供了新的餐饮选择。
这家新开的海底捞企业火锅店位于工厂一期生活区商业中心二层,占地面积约400平米。比亚迪的员工在此消费时,还能享受到专享优惠价,除锅底饮料外的菜品均可享受88折优惠。这一策略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工业园区的消费需求。
这并非海底捞首次尝试进入非传统火锅消费市场。此前,海底捞已经在西安、南京等地的华为研究所开设了企业火锅店,探索将火锅服务引入大型工业园区的可能性。如今,这一模式进一步扩展到了汽车行业,显示出海底捞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方面的积极态度。
除了工业园区,海底捞还将目光投向了大学校园。今年10月,海底捞在西安文理学院食堂开设了一家门店,专门面向校内师生提供火锅服务。这一举措无疑为海底捞带来了更多接触年轻消费群体的机会。
在品牌餐饮和团餐融合的趋势下,海底捞的边际成本优势逐渐显现。然而,团餐用户在用餐时间、需求等方面与日常餐饮存在差异,这对海底捞的精细化运营能力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海底捞在品牌和业态多元化方面不断尝试。除了核心的火锅店场景外,还推出了更贴近日常、高频的餐饮消费形态,如"牛肉工坊"、"嗨捞火锅"等子品牌。这些新兴业态大多与海底捞主业相关,可以直接利用海底捞的供应链和门店管理经验。
尽管海底捞在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截至目前,尚未孵化出能够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的子品牌。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火锅依然贡献了95%的营收,显示出其对主营业务的依赖。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扩张与关店风波后,海底捞开始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和谨慎拓店。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和核心经营利润的双增长,但与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翻台率这一关键指标上,海底捞虽然有所回升,但距离历史最高点仍有差距。
为了在存量市场中寻求新的突破点,海底捞显然需要更多创新策略。进军工业园区和大学校园只是其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未来海底捞还将如何调整战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值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