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狂热之后,是泡沫还是新纪元的曙光?

   发布时间:2024-12-11 12:24 作者:苏婉清

寒武纪的加入让上证50指数再添新看点,而AI概念股在二级市场的火热追捧与营收不足之间的鲜明对比,引发了市场关于这是否是泡沫还是产业革命前夜的热议。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行业专家,他们普遍认为AI并非泡沫,而是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市场正在步入理性发展的新阶段。从昔日的“百模大战”到如今的技术边界拓展与AIGC商业化落地,AI产业的演变之路显得尤为清晰。在此过程中,智能体作为新的应用形式,正引领大模型技术向多场景应用迈进,预示着AI应用的爆发期即将到来。

然而,市场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激烈的竞争。随着众多参与者涌入AI领域,商业化压力陡增,部分从业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市场回报,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寒武纪的股价走势和市值增长,虽然满足了调入上证50指数的条件,但其连年亏损的现状也引发了市场关于AI泡沫的担忧。这种担忧并非仅限于芯片领域,AI应用概念股在资本市场的火热表现,并未能在企业经营层面得到相应的反映。部分公司的AI应用收入占比较低,甚至存在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疑虑。

以三六零为例,尽管拥有自研大模型和搜索等落地场景,但在AI应用的变现上依然困难重重。同样,诺比侃科技等将AI技术应用于交通、城市治理及能源行业的公司,也面临着高毛利与高应收并存的困境。这些现象都反映出AI应用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尴尬处境。

尽管如此,行业专家对AI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他们认为,AI的发展虽然会经历曲折,但大方向是确定的。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就表示,AI已经改善了个人的生活质量,为企业提供了更高的生产力,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与此同时,市场也期待着AI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的专家曾畅想过一个场景:未来用户只需一个终端或智能眼镜,就可以通过超级APP或智能体调用各类应用,实现多模态交互和零代码开发。这种设想已经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了初步验证,百度推出的旅游助手AI Agent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智能体正在成为大模型应用落地的重要支点。有机构预测,到2028年,智能体将覆盖重复性、数据密集型任务、决策路径较短、有人类参与协同的任务等,市场规模有望大幅增长。这将为AI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然而,AI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高昂的研发投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C端落地难题等,都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和耐心。如何找到新的锚点,实现技术的正循环和商业化落地,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此过程中,金融、教育、医疗等B端应用正成为AI技术落地的突破口。百度智能云等企业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期待在未来构建更多的行业价值和场景价值。然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让从业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