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玩具商家纷纷启动大促活动,各式各样的福袋、礼包以及百元盲盒琳琅满目,旨在吸引节庆期间的购买力。然而,面对曾经被“塑料黄金”高价割韭菜的经历,不少年轻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好特卖这一尾货折扣渠道。
在好特卖店内,那些原价动辄五十元起、甚至上百元的动漫手办和玩具“谷子”如今都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骨折价”出售。9.9元即可抽取吧唧、购买盲盒,19元就能轻松入手心仪的手办,这样的价格优势让不少年轻人闻风而动,连潮流博主和代购(黄牛)也纷纷加入“抄底”年货的行列。
尽管“玩具降价清仓”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好特卖此次却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一方面,谷子经济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各类IP衍生品价格屡创新高;另一方面,这些谷子周边在零售终端却遭遇了低价走量的尴尬局面。
市场上不乏“年轻人愿意为IP支付溢价”的声音,甚至有铁皮徽章被炒到8万元的极端案例,将5亿泛二次元人群描绘成了拥有超强购买力的群体。然而,年轻人的实际行动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好特卖“捡漏”的消费者们纷纷表示,这里的商品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品质过硬,给他们带来了满满的惊喜感。从《排球少年》到《蓝色监狱》、《间谍过家家》、《天官赐福》、《原神》、《未定事件簿》等热门动漫和游戏IP的周边商品,在好特卖店内应有尽有,价格普遍在15元左右,最低甚至只要5元。
不仅如此,好特卖还开始上架进口的日谷,价格相比市面上降低了40%~50%。这一优惠力度远胜于那些动辄以汇率换算为噱头的线下谷子店。有二次元爱好者吐槽,一些实体店原价440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左右)的吧唧,在店内竟然卖到45元、50元,而且还存在按柄图热度涨价的潜规则。
面对高昂的谷价,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许愿,希望某个品牌的价格能够被打下来,或者某个城市的门店能够跟进降价。如今,好特卖的出现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
除了普通消费者外,一些精英玩家和专业玩家也开始光顾好特卖,他们更看重的是店内是否有“硬货”。一位玩具摄影师在看到好特卖上新SOAPSTUDIO后,火速拿下了一整端崔迪盲盒,表示要“来好特卖平衡下受伤的钱包”。
一些特定IP品牌的爱好者也开始关注好特卖,哪家门店上新,就追着门店去抢新。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在意IP的家庭型和大众型消费者,他们更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和外观,偶尔会带孩子来转转。
随着好特卖内上架的尾货商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也催生了代购需求。店内售价100元的玩具,加价30元后仍然有人愿意买单。坊间甚至传言“南有SOAPSTUDIO,北有Hot Toys”,部分“硬通货”直接被黄牛拿下转手加价出售。
然而,并非所有商品都能受到如此追捧。一些过气网红商品在好特卖内以10元左右的价格极限降价,偶尔被人购买也只会得到丑萌的评价。这些商品成为了消费者“花小钱找乐子”的选择。
好特卖通过挤掉“营销溢价”和“品牌镀金”的泡沫,展现了IP经济的参差现状。对于消费者而言,便宜并非消费的唯一理由,喜欢的商品又往往考验着钱包的厚度。因此,折扣捡漏变成了一个充满随机性的惊喜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好特卖的潮流浓度和敏感度正在不断提升。从迪士尼年度消费品部启动大会上“钦定”的2025年“当家明星”史迪奇相关玩具产品到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乙游领域《恋与制作人》联名商品,再到泡泡玛特、SOAPSTUDIO、野兽王国等主流品牌和IP的新品,好特卖都在积极跟进。
尽管好特卖内的玩具类商品占比仅为10%左右,并非核心经营点,但其在搭建繁复货架、高流转的商品系统方面却颇具心得。通过潮汐式的库存倾泻方式,好特卖成功俘获了那些寻求“闲散的钱”、“随机的钱”的消费者。
与谷子店、潮玩店不同,好特卖作为一个折扣零售品牌,其购物场域独具特色。店内货架密密麻麻、商品琳琅满目,每周20%的商品和每月一次的大换血让消费者在逛店过程中充满了探索感和惊喜感。这种没有目的性、没有压力的购物体验正是好特卖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