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消费市场在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据凯度消费者指数(隶属于CTR)最新发布的报告,全年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实现了1.7%的同比增长,第四季度则增长了1.2%,整体表现平稳。
在各类零售业态中,小型超市表现尤为亮眼,全年销售额增长率超过了10%,食杂店也实现了7%的增长。前置仓模式同样引人注目,年销额增幅高达26%。会员店的发展势头同样强劲,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0%,渗透率不断提升。折扣零食店的市场渗透率也已超过30%,特别是在镇级市场,其销售额增长显著。
电商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抖音凭借其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的优势,成功超越了拼多多,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有49%的中国城镇家庭通过抖音购买快速消费品。抖音还通过大力发展本地服务,开辟了新的消费场景,增强了用户粘性。
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中,饮料类商品的增长尤为显著,全年销售额增长率超过了7%。然而,个护类产品仍处于下行阶段,尽管第四季度的降幅有所收窄;乳制品市场也面临着较大的增长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下线城市特别是县级市和镇级市场,成为了快消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这些地区的消费市场规模和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从渠道角度来看,现代渠道如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在第四季度出现了轻微降幅,其中大卖场和大超市是下降的主要因素。便利店也遭遇了挑战,南部市场作为便利店发展的重要区域,在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下滑。这既受到折扣业态的冲击,也受到线上渠道分流的影响。即时零售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小时达服务不断完善,削弱了便利店的便利性优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零售商表现出色。盒马凭借其积极的门店扩张和业务范围拓展,在第四季度中销额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4个百分点。沃尔玛集团和SPAR系统的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线下商超社区化将成为重要方向之一。大型业态需要注重消费者需求、优化商品结构,并通过场景化陈列和营销来强化商品的情绪化体验。多家头部零售商如永辉超市、步步高等,已经通过店面升级改造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购物需求。区域零售商也在积极深耕本地市场,通过构建多层次、多业态零售网络来提升竞争力。
全渠道融合也是未来零售市场的重要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即时性需求,即时零售市场因此迎来了快速发展。山姆、盒马等零售商加速布局服务网络,增加前置仓数量;沃尔玛则接入了美团配送。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布局即时零售市场,通过改版和升级来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
折扣化零售同样将继续盛行。各零售商纷纷加大投入进军折扣化业态,硬折扣成为必争之地。奥乐齐等硬折扣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本土零售商如盒马、永辉等也积极拥抱硬折扣。在电商领域,虽然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各平台仍在通过大力度的促销等方式来推动销量增长。
会员体系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会员店在2024年发展势头强劲,以山姆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凭借成熟的供应链、高性价比自有品牌和会员黏性,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本土品牌如高鑫零售旗下的M会员商店也取得了显著增长。
在当前中国零售市场中,依赖单一渠道获取持续增长的传统模式已难以维系。零售商需要更多依赖于全渠道协同、商品力提升和用户精细化运营来挖掘增量价值。对于品牌商来说,也需要积极与零售商携手共进,找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身心需求,差异化布局产品组合和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