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科技界,一场由DeepSeek引领的风暴正在全球范围内席卷而来,它不仅改变了行业的格局,也触动了众多科技巨头的敏感神经,其中,百度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受害者”之一。
尽管如此,DeepSeek的潜力仍然被外界广泛看好。彭博社甚至将DeepSeek列为全球大模型创业公司的第二名,仅次于OpenAI,领先于由前OpenAI成员创立的Anthropic。在中国,DeepSeek的估值仅次于字节跳动,成为估值第二高的独角兽企业,其估值甚至超过了中国多家头部互联网上市企业,约等于5个百度的市值。
然而,关于DeepSeek的估值,市场上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彭博社采访了多位初创公司创始人和人工智能专家,得出的估值范围在1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之间,而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则给出了一个更为保守的估值范围,即2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之间。其中,300亿美元的估值被认为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的答案,它接近百度的总市值。
在DeepSeek的压力下,百度显得尤为焦虑。作为中国互联网头部企业中最先发布大模型产品的公司,百度在2023年3月就推出了文心一言,但在2024年,其先发优势被字节跳动的豆包等产品逐渐超越。为了应对DeepSeek带来的挑战,百度宣布从2025年4月1日起,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费,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百度还计划在下半年发布更新的文心5.0模型,在多模态能力上进行显著提升。
DeepSeek的崛起,不仅让百度感到了压力,也让全球科技公司感受到了威胁。OpenAI的CEO山姆·奥尔特曼在社交媒体上透露,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GPT-4.5和GPT-5模型,并将GPT-5免费开放给使用ChatGPT的免费用户。这一举动显然是在DeepSeek的压力之下做出的。
GPT-4.5将是OpenAI最后一个非思维链模型,而GPT-5则将汇集OpenAI的最强能力,不仅拥有多模态能力,处理语音、图像,还将有“深度研究”功能,在高级推理功能上也将实现重大进步。OpenAI还计划通过统一模型和删除模型选择器来简化其产品,使用户不再需要手动选择使用不同的AI模型来完成任务。
面对DeepSeek的挑战,百度和OpenAI都在积极应对。百度通过全面免费策略留住用户,并计划发布更新的模型来提升竞争力。而OpenAI则通过推出新的模型和免费策略来应对DeepSeek的威胁。然而,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似乎并不看重眼下的用户数量,他的目标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而不是短期的日活跃用户数。
DeepSeek的异军突起,让科技行业回归理性,更加注重AI的性价比和实际需求。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加大对AI的投入,包括亚马逊、谷歌、微软和meta等。在中国,阿里和腾讯也在加大对算力资源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而百度则显得相对谨慎。
尽管百度在资本支出上相对保守,但DeepSeek的崛起仍然给百度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百度需要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力度,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百度也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尽管DeepSeek备受瞩目,但苹果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并未选择DeepSeek,而是选择了阿里巴巴。这主要是因为DeepSeek团队缺乏支持像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所需的人力和经验。然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DeepSeek的潜力和价值。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改变了行业的格局,也给整个科技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AI时代,只有不断创新和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