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的专利大战再次升级,两大龙头企业天合光能(688599.SH)与阿特斯(688472.SH)近日因专利侵权问题对簿公堂,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天合光能,这家由“最美光二代”高海纯接掌帅印的企业,近日向江苏高院提起诉讼,指控阿特斯及其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了其两项核心专利:“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即TOPCon电池技术)。天合光能请求法院判令阿特斯及其子公司共同赔偿人民币10.58亿元,并承担相关维权支出及诉讼费用。这一诉讼金额刷新了国内光伏企业专利诉讼赔偿的新高。
TOPCon技术以其高效率和良好的兼容性,成为近年来光伏行业的创新热点。天合光能指控阿特斯制造、销售的光伏组件产品侵犯了其这两项发明专利,并要求阿特斯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销毁库存及专用设备。天合光能表示,是否侵权可以通过光伏电池制造技术判断,并透露法务部门正在核算阿特斯因侵权专利所实现的盈利金额。
面对指控,阿特斯迅速作出回应,称对天合光能的两项涉案专利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这两项专利应属无效,且公司产品和工艺并不侵犯该两项专利。阿特斯表示,已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并指出天合光能的索赔缺乏事实和法律上的依据。
这并非天合光能首次因专利问题起诉同行。去年5月,天合光能就曾就TOPCon电池技术起诉江苏润阳专利侵权。而天合光能与阿特斯的战火也早有征兆。去年5月,天合光能曾向上海洋山海关提出申请,声称阿特斯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常熟阿特斯产品涉嫌侵犯其专利权,并申请海关扣留相关货物。虽然海关最终对相关货物放行,但天合光能并未放弃,随后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阿特斯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阿特斯作为组件巨头之一,目前TOPCon产能已达30GW。如果法院支持天合光能的诉求,无疑将对阿特斯的市场布局造成一定冲击。然而,阿特斯也并未坐以待毙,其在积极应对诉讼的同时,也在寻求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光伏行业的竞争焦点正在从产能扩张、价格厮杀转向技术和专利领域。特别是在N型电池时代,诸如TOPCon和背接触(BC)等高效技术越来越成为行业主流。光伏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在核心技术上进行专利布局,不惜投入巨资来保障自身的技术领先地位。
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阿特斯维持有效的主要专利共2255件,其中发明专利368项;天合光能则拥有237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43项。双方总专利数量相当,但天合的发明专利数量占优势。在专利互诉中,除了比拼专业方面的能力,涉诉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意志和决心也极为重要。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巨额的金钱和时间花费,还牵扯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此次专利大战无疑再次凸显了光伏行业专利保护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专利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过度的诉讼战线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混乱。因此,企业在加强技术创新、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也应积极寻求与同行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授权交易,让专利壁垒更好地促进技术进步,而非扼杀产业发展。
在当前的光伏行业中,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的大背景下,技术快速迭代和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专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驱动力,也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光伏企业如何在专利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