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解读|麦趣尔瞄准多元化,“丙二醇”案余波仍在,公司股权持续动荡

   发布时间:2025-02-20 18:35 作者:吴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本文为“麦趣尔”篇。

研究员 | 张子豪

麦趣尔调整经营范围,公司经营数据不佳

2月13日,麦趣尔召开董事会,全票通过《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并修订的议案》,拟大幅扩充经营范围。原经营范围集中于乳制品、饮料、冷冻饮品生产销售及农副产品经销,调整后新增多项较为引人关注的领域,如: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互联网销售、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等。

经营范围的调整明确显示了麦趣尔希望进行多元化尝试的目的。除较为传统的牲畜饲养、饲料生产及添加剂生产等关联产业,也包含在线业务、互联网销售以及货物运输等电商物流综合业务,甚至还包含旅游业务、外卖递送、游览景区管理等服务型业务。

从麦趣尔2024年业绩预告中,不难发现其多元化的原因。其在2024年预期经营情况不佳,处于亏损状态。从数据上看,麦趣尔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5亿元至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48%至126.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45亿元至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07%至113%。

面对巨额亏损,麦趣尔给出的理由是乳品行业竞争加剧使利润下降,国内原料奶供需减少而计提减值,以及子公司畜牧养殖业务亏损。但除了以上原因,也不能忽略之前“丙二醇”事件遗留的信任危机带来的影响。

麦趣尔在法律诉讼方面也面临极大的压力。据天眼查,麦趣尔目前身份为被告的司法案件共有62起,案件金额为3646.52万元。麦趣尔作为失信被执行人案件7起,涉案总金额为1869.19万元。

“丙二醇”事件影响深远,乳制品业务塌缩式萎缩

麦趣尔本次经营范围增加食品添加剂生产领域,极易让人联想起曾经的“丙二醇”事件。

2022年6月,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麦趣尔生产的两个批次纯牛奶检出丙二醇(一种不得用于纯牛奶的食品添加剂)。后经调查,麦趣尔在纯牛奶中非法添加含丙二醇的香精,且问题产品涉及全部同类产品,而非偶然残留。

麦趣尔最初辩解称丙二醇系“生产切换环节清洗不彻底导致残留”,但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直接否定了这一说法,定性为“明知故犯”。事件迅速引发消费者愤怒,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品牌形象崩塌。消费者纷纷要求退货退款,但麦趣尔未及时履行承诺,天猫旗舰店一度关闭,退款流程拖延,引发集体投诉(如新浪黑猫平台投诉量达219条)。

最终,新疆市场监管局责令麦趣尔停产、召回问题产品,并处以7315万元罚款。但事件的影响并未以罚款结束,麦趣尔品牌口碑严重下降,其暴露的对食品安全的漠视和售后处理的怠慢更是让此事产生了长久的涟漪效应。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麦趣尔乳业的满意度评分仅有2星,累计产生了2070条投诉。在近期投诉中,仍有消费者表示2年前购买的麦趣尔问题牛奶仍未收到退款。

从经营数据上看,受事件影响,麦趣尔乳制品业务进入塌缩式萎缩。2022-2024年,麦趣尔连亏三年,累计亏损超5亿元,且疆外收入持续下降。

公司股权被多次法拍,股东控制力或减弱

麦趣尔还面临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多次被司法拍卖,导致公司控制权收到撼动。

2024年8月,麦趣尔发布公告,根据上海金融法院发布的拍卖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麦趣尔集团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2967.02万股将被拍卖,上述股份占麦趣尔集团所持股份63.34%,占公司总股本17.04%。拍卖完成后,麦趣尔集团持股比例将从26.9%降至9.86%,对麦趣尔的控制地位将受到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以来,麦趣尔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累计被拍卖的股份数量约为4170.11万股,涉及质押违约、合同纠纷、债务诉讼等多重原因,导致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显著下降。

麦趣尔控股股东持股被司法拍卖导致股权分散,有可能导致对公司控制力的削弱,进而引发战略方向不统一等问题。但与此同时,公司又在大力尝试多元化布局,这不免让人产生担忧。

为应对股权拍卖可能引发的风险,麦趣尔采取了诸如引入国资背景股东(昌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通过司法拍卖成为重要股东)、债务协商与纾困(控股股东通过自筹资金、债务展期或与债权人协商,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等策略。另外,麦趣尔试图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进一步防范“恶意收购”,但因相关条款存在争议而被深交所叫停并最终撤回。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