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递物流行业,随着智能化进程的加速,24小时运转的传送带、全年无休的分拣机器人以及高能耗的无人车等设备的应用,使得整个行业的用电量显著攀升。这一变化促使快递企业开始将用电成本视为“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并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目前,包括顺丰、京东、中通、圆通、申通以及菜鸟、邮政等在内的多家快递企业,都已投入建设了多个光伏发电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企业自身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也成为了绿色物流的重要标志。其中,中通快递早在2017年就在浙江台州转运中心布局了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在浙江塘栖、福建泉州、安徽芜湖、辽宁盘锦等地投产了多个光伏发电项目。
圆通快递也不甘落后,他们在广东揭阳、杭州、上海等地的集运中心陆续投用了光伏发电项目,光伏设施累计铺设面积达6.42万平方米。特别是上海集运中心的光伏发电站,自2023年9月正式并网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发电十余万千瓦时,每年可产生83.9万千瓦时的电量,不仅满足了集运中心的用电需求,还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绿色共享。
顺丰快递在光伏发电项目上的布局更是早且实。他们在福建凤安桥转运中心的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电费成本约400万,同时还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顺丰鄂州花湖机场项目的光伏装机容量更是达到了34.4兆瓦,将机场的综合能耗效率提高了10%,成为行业内的首例。
京东在绿色能源布局上的大手笔也值得称道。他们已完成首批12座智能产业园的光伏系统安装,以上海嘉定“亚洲一号”为例,其光伏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达到了311万度。京东还宣布,到2030年,将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致力于将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申通快递在上海转运中心的光伏项目也是其标杆案例之一,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产生绿色清洁电量190万度,为园区节省了大量的用电费用。韵达快递则已完成南昌、长沙等四地分拨中心的并网发电,其中长沙分拨中心的装机容量达7.099兆瓦,年均发电量630万千瓦时,是湖南省浏阳市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快递企业纷纷布局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是因为其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更是因为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快递企业能够提升ESG表现,吸引ESG投资,满足合作伙伴尤其是国际客户对于绿色认证的要求。这也是快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创新实践,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物流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