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近日对外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预增情况,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将在10亿元至12亿元之间,相较于去年同期,实现了约149.35%至199.21%的大幅增长。同时,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将达到9.9亿元至11.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92.58%至251.69%。
中国船舶方面表示,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手持订单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报告期内,公司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相较于去年同期有了明显提升,从而带动了营业毛利的增加。联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出现了同步好转,为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达到了333艘,总载重吨为2563万吨,订单总金额高达2250亿元。在这些订单中,集装箱船、油轮、超大型液化乙烯运输船(VLEC)、汽车运输船(PCTC)、多用途船以及自卸船等多个细分船型的订单数量均位居全球前列,彰显了中国船舶在全球船舶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船舶此次业绩的大幅增长,不仅反映了公司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预示着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全球贸易的逐步恢复和航运市场的持续繁荣,中国船舶有望凭借其丰富的订单储备和先进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船舶在持续优化手持订单结构的同时,还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船舶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未来,随着更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的推出,中国船舶有望在全球船舶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