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推广兼职真相:赚钱神话还是层层套路?

   发布时间:2025-04-10 14:53 作者:沈如风

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短剧推广的热潮,众多网友被诸如“0基础宝妈日赚2000+”的诱人标题所吸引,纷纷梦想着通过兼职短剧推广实现经济自由。然而,这背后隐藏的真相究竟如何?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01分钟,市场规模更是高达505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自然吸引了大量寻求兼职机会的人群,短剧推广因此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短剧推广的信息铺天盖地,各种“进群拜师”、“教程分享”的帖子层出不穷。这些帖子往往打着轻松赚钱、快速变现的旗号,吸引了不少渴望兼职增收的人群。然而,当这些人群真正踏入这一行时,却往往发现事实与宣传大相径庭。

实际上,短剧推广并非如宣传中那般简单。所谓的短剧推广,是指通过下载短剧后进行二次创作剪辑,再发布到其他APP上,引导用户付费观看从而获取佣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陷阱。不少推广机构以免费课程为诱饵,吸引学员加入后,便开始推销高价课程和服务,甚至诱导学员发展下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收割体系。

以一位名叫阿音的网友为例,她的母亲在接到推销电话后,被“足不出户赚大钱”的概念所吸引,支付了4880元加入了某短剧推广机构。然而,合同中承诺的素材授权和课程服务几乎毫无价值,阿音的母亲忙活了一个月,仅有两位粉丝购买了短剧套餐,收益仅为47.84元。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后阿音母亲的账号还因涉嫌“搬运”被举报,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短剧推广的投诉屡见不鲜。投诉理由多为话术诱导消费者付款、诱导购买短剧授权或代理权限等。业内人士坦言,短剧推广骗局的本质就是“裂变”,通过免费课程吸引小白,然后利用授权费、工具费、服务费等进行套娃式收割,最终诱导用户发展下线,维持骗局的活性。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这类利用短视频制作创业的虚假宣传,可能涉及诈骗罪等刑事犯罪。当推广机构谎称具备某种能力,骗取较大金额且主观恶意较高时,就可能触犯虚假广告罪和诈骗罪。因此,广大网友在寻求兼职机会时,务必保持警惕,避免成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