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独角兽Nuro获7.75亿融资,估值下滑背后战略转型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04-11 20:22 作者:冯璃月

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者Nuro近日宣布,在经历了一段相对沉寂的时期后,成功吸引了1.0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然而其市场估值却从昔日的辉煌中有所下滑,目前定格在60亿美元。

这笔资金由普信投资公司、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老虎环球基金、Greylock Partners以及XN等多家投资机构共同注入。对于Nuro而言,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在距离其上一轮融资已超过三年的背景下。上一次融资热潮中,Nuro的估值一度攀升至86亿美元,但此次融资后,其估值下降了超过30%。

Nuro的创始人背景深厚,均出自谷歌。其中一位是前谷歌无人车团队的首席软件工程师朱佳俊,另一位则是谷歌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团队的前负责人戴夫·弗格森。这两位科技巨头的昔日精英携手,自2016年创立Nuro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技术实力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自成立以来,Nuro的融资之路可谓一帆风顺,总融资额已超过22亿美元,成为美国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其投资方阵容豪华,不仅包括了顶级风投机构,还有丰田、Chipotle等战略投资者的身影。这些资本不仅为Nuro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产业资源。

回顾Nuro的融资历程,2018年的A轮融资便获得了9200万美元的注资,此后更是连续三年获得大额融资。2019年,软银愿景基金向Nuro注入了9.4亿美元;2020年,Nuro又收获了5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普信投资公司领投;2021年,老虎环球基金领投了6亿美元的D轮融资,此时Nuro的估值达到了历史高峰。

然而,在随后的时间里,Nuro的融资步伐明显放缓,直至今年4月,才再次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尽管总融资金额有所增加,但估值的下滑却不容忽视。对此,戴夫·弗格森表示,他们对当前的估值感到满意,并相信这能为Nuro的新市场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在业务层面,Nuro的战略重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创业初期,Nuro专注于末端无人配送领域,并相继推出了三代无人配送车。从2018年的R1到2020年的R2,再到2022年与比亚迪联合研发的第三代车型,Nuro的无人配送车在技术和商业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车型不仅在外形设计上独树一帜,更在载货空间、温度控制、电池续航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为Nuro的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自动驾驶行业的寒冬来临,Nuro也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Nuro不得不做出裁员和调整商业化步伐的决定。去年11月,Nuro宣布裁员约20%,并暂缓了第三代无人配送车的量产计划。

面对困境,Nuro并未放弃探索新的业务模式。2024年9月,Nuro宣布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L2至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为此,Nuro推出了第四代无人驾驶系统Nuro Driver,该系统采用英伟达和Arm的先进技术,由比亚迪开发动力系统,覆盖了广泛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这一战略转型不仅为Nuro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提供了新的动力。尽管面临着估值下滑的挑战,但Nuro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业务模式,依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和支持。此次新一轮融资的成功,无疑为Nuro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