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餐饮业的海外征途逐渐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新蓝海。KK,一位曾犹豫是否要踏入海外餐饮市场的创业者,最终决定在跨境电商朋友们的哀嚎声中,低调筹备自己的三家新店。与过去那种简单贴牌即可全球热销的商品贸易不同,如今的海外餐饮市场正迎来服务贸易玩家的黄金时期。
中餐,这个在国内或许只能隐匿于街边巷尾的餐饮文化,如今却在海外大放异彩。无论是东京、悉尼的市中心,还是更远的欧美地区,中餐馆前排起的长队和飞速增长的营业额,都彰显着中餐的全球化魅力。据统计,截至2024年,已有70万家中餐厅在海外落地生根,市场规模逼近3万亿元大关。
通过与多位餐饮从业者的深入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海外创业故事各具特色,从东南亚的小本经营到欧美的高端餐厅,每一段经历都描绘着中餐出海的多彩画卷。海珠,一位在西班牙经营中餐馆的创业者,她的餐馆以独特的“包子配红酒”等混搭菜品吸引了众多外国顾客,尽管这些菜品在国人眼中可能是黑暗料理,但在老外口中却是“amazing”。
成隆行创始人柯伟,这位餐饮界的老将,在日本考察时发现,当地对大闸蟹的接受度极低,但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他将蟹王府的第一家海外分店开在了东京,结果开业即火爆,日本客人对清炒蟹粉、蟹黄捞饭等菜品赞不绝口,这些独特的吃法为他们打开了味蕾的新世界。
KK在马来西亚自创的“成小满二十四节气米线”同样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然而,他很快发现,尽管生意火爆,但由于当地人的用餐习惯与国内不同,翻台率低下,导致盈利困难。经过调整后,他进口高价国内茶叶,让客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品茶聊天,最终实现了盈利。
在东南亚地区,中餐热的趋势尤为明显。马来西亚年轻一代华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大众点评等中国APP来寻找心仪的餐厅。这些APP不仅收录了丰富的中餐厅信息,还保留了用户真实的分享和评价,成为了中餐出海的重要推手。一些在国内默默无闻的茶饮品牌,在马来西亚却成为了奶茶界的顶流,这也让许多创业者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无限可能。
然而,海外餐饮市场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高昂的进口调料运费、严格的税务政策、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饮食习惯差异,都给中餐出海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言:“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成功地在海外市场上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