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品越卖越亏:隆基绿能从日挣5000万到亏3000万,6家硅料企业半年累亏83亿

   发布时间:2024-10-24 22:02 作者:郑佳

作者|冯圆圆

业绩亏损,是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局面。

对部分光伏企业来说,一方面光伏产品的出货量呈增长趋势,但与此同时光伏产品的价格却在持续下跌,“价减量增”成为上半年光伏企业的普遍状态。

不过,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身处上游的硅料硅片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均未实现盈利,而中游的组件企业虽有部分企业实现盈利,但业绩较去年同期却大幅下滑。

从数据来看,硅料、组片企业从盈利到亏损仅用了半年时间。

与硅料、组件截然相反,设备加工商以及产业链下游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则相对较好。

上游企业全线亏损

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倒挂,是导致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

按照同花顺分类,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是以硅料硅片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该类目下共有6家企业。从业绩来看,6家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全线亏损。除了华民股份外,其余5家企业与去年相比均是由盈转亏。

其中,通威股份亏损金额最高,半年亏损31.29亿,而去年同期通威股份尚且盈利132.7亿。

TCL中环的亏损仅次于通威股份,今年上半年亏损30.64亿,较去年同期45.36亿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67.53%。

对于亏损原因,6家企业均公告表示,受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跌所致。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过40%。

以大全能源为例,在今年半年报中,大全能源披露一季度其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54.92元/公斤,略高于单位成本45.99元/公斤。至二季度,其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降至37.09元/公斤,低于45.94元/公斤的单位成本。

在光伏供应链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环环相扣,各环节价格一一传导。硅料价格下跌的背后,是组件价格的快速下降,并最终传导至硅料端。

14家组件企业未能盈利,隆基最高亏52.43亿

同样受到产品价格影响的还有光伏电池组件企业。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下跌超过15%。

电池组件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按同花顺分类,该类目下共有23家企业。

在23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中,业绩亏损的企业共有14家。从披露的亏损原因来看,产品价格下跌依然重要原因。

9月2日上午,隆基绿能在2024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2024年制造端价减量增,其中二季度产品价格陆续低于成本。

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前述的14家组件企业及6家硅料企业中,8成企业在去年同期尚是盈利状态,而在今年上半年却由盈转亏。

在上述14家组片企业中,隆基绿能亏损金额最高,上半年亏损52.43亿,而去年同期尚且盈利91.78亿。如此计算,隆基绿能由去年的日赚5042.86万,到今年的日亏2896.69万。

同样,硅料龙头通威股份,也由去年上半年的日赚7331.62万,到今年上半年日亏1719.48万。

进一步梳理数据,在亏损的的14家组件企业及6家硅料企业中,8成企业在2023年年末时也仍是盈利状态,也就是说从盈利到亏损仅用了半年时光。

当然,今年上半年也有9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并未亏损,其中阿特斯上半年依然实现了12.39亿的盈利。

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了海泰新能外,剩余22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的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共有14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100%。其中,爱旭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3.3%,隆基绿能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13%。

而唯一实现增长且盈利的海泰新能的经营规模也并不算大,今年上半年海泰新能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较去年同期的0.64亿,同比增长27.66%。

下游企业中报大多盈利

加工设备与电池组件一样,同样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

按同花顺分类,加工设备类目下共有12家企业,除了双良节能在今年上半年亏损了12.57亿外,剩余11家企业均实现了盈利。

据双良节能解释,上半年其收入结构中光伏单晶硅产品贡献收入比重较高,因此同样受到了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均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多晶硅产量约106万吨,同比增长约60.6%;硅片产量约402GW ,同比增长约58.9%;电池片产量约310GW,同比增长约37.8%;组件产量约271 GW ,同比增长约32.2%。

而加工设备商们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卖铲人”的角色,也因此与硅料硅片、组件企业相比,设备商们的业绩表现相对较好。与去年同期相比,过半企业业绩有所增长。

与加工设备企业类似,逆变器企业的业绩虽有下滑,但仍可盈利。

逆变器身处光伏产业链下游,其主要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搭建和运营。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102.48GW,同比增加30.70%。

按同花顺分类,共有8家逆变器企业,其中仅有一家企业在上半年亏损了0.24亿,剩余7家企业均实现了盈利。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过半企业的业绩同比下滑。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