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AI大课来袭!116门AI-BEST课程全面覆盖,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5-01-12 11:21 作者:顾雨柔

复旦大学近日宣布,将在2024至2025学年全面推行一项名为“AI大课”的教育改革计划,旨在通过构建全新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推动教育模式的革新。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推出116门AI-BEST序列课程,其中,秋季学期已经率先开设了61门课程。

在复旦大学的“AI大课”计划中,《具身智能引论》作为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AI通识基础课程,尤为引人注目。这门课程不仅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大一新生,还配备了6位主讲教师和15位助教,专门为零基础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类似于《具身智能引论》这样的AI-B类通识基础课程共有10门,覆盖了文、社、理、工、医等多个学科领域,惠及2764名学生。

复旦大学此次推出的“AI-BEST”课程体系包括四大模块。首先是AI通识基础课程(AI-B),这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AI数理基础和编程能力,同时涵盖应用工具训练、场景开发和AI伦理教育。这些课程旨在构建全新的AI领域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专项课程,并确保课程能够容纳大量学生。

其次是AI专业核心课程(AI-E),这类课程聚焦于人工智能本学科的核心领域,从底层逻辑出发,系统传授AI相关学科的基本性、共通性知识体系及核心技术。复旦大学计划构建全校统一的AI专业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为未来的AI专业和AI+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接下来是AI学科进阶课程(AI-S),这类课程基于文、社、理、工、医及交叉学科,将AI技术与本学科核心知识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学科特色的AI类课程。同时,通过课程建设推动AI+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跨一级学科的进阶课程。

最后是AI垂域应用课程(AI-T),这类课程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具体AI应用场景,将课程建设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相结合。AI-T1课程注重实训实战实践,瞄准市场需求,围绕科学智能融合创新项目和产业问题开发课程、组织教学。而AI-T2课程则鼓励有垂域研究和应用需求的院系和教师,围绕AI赋能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的各类应用场景和具体问题开发课程。

复旦大学此次推出的“AI大课”计划,不仅覆盖了从基础到进阶、从理论到应用的全方位课程体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通过构建全新的AI教育体系,复旦大学旨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在“AI大课”计划的推动下,复旦大学的AI教育将迎来一次全面的升级和变革。未来,随着这些课程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相信将为复旦大学的AI教育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复旦大学还将继续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搭建开放、合作、共享的平台,复旦大学将努力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