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职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班文化盛行,不少职场人士在KPI的重压下挣扎求存。然而,2025年的职场迎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人工智能(AI)。在这个春节,DeepSeek的横空出世,更是将AI在职场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为职场人士提供了摆脱内卷、实现逆袭的新途径。
在传媒行业,文案策划李小夭是最早一批尝试利用AI提升工作效率的人。经过一年的摸索,她发现豆包这款AI应用生成的文字自然、生动,且对网络热点事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成为了她工作的得力助手。然而,DeepSeek的爆火又让她眼前一亮。相较于豆包,DeepSeek的思考更为深入,文字更加细腻自然,为她的文案工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方向。尽管DeepSeek在热点更新和联网功能上还有待提升,但李小夭已经将其视为自己文案工作的新“外挂”。
在软件开发领域,程序员许泽也感受到了AI带来的变革。他利用豆包等AI工具辅助编码,极大地缩短了处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AI还能帮助他解决一些平时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许泽坦言,虽然AI生成的代码有时需要他再进行调整和优化,但利用AI辅助编码,还是比他独自奋战要快得多。他还利用AI生成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彻底告别了这些“鸡肋”工作的困扰。
国企打工人陈真同样受益于AI。她利用飞书将会议录音转换成文字,然后借助Kimi或豆包等AI工具进行总结提炼,让会议纪要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这些AI工具不仅能快速准确地提取会议要点,还能根据语境进行智能优化,让会议纪要更加精炼、准确。陈真笑着说:“现在再也不用担心我在这些‘鸡肋’工作上浪费时间了!”
跨界转型也成为了职场人士利用AI实现自我提升的新趋势。某互联网大厂市场部员工林木,原本对PPT设计并不熟悉,但他开始尝试用AI辅助自己做PPT。他选择了百度文库作为得力助手,只需简单输入主题,便能迅速生成一份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大纲,进而自动生成PPT。林木得以将更多心思投入到内容的打磨和优化上,实现了从文案到设计的跨界转型。
尽管AI在职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职场人士仍需保持警惕。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旧的AI协作经验可能会失去价值。然而,真正的赢家不是与AI赛跑的人,而是懂得驾驭AI的人。职场人士应该利用AI放大自己的能力边界,同时深耕人类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如复杂决策、资源整合、共情沟通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AI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