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主旋律首败,光线动画续辉煌:电影市场风向变了?

   发布时间:2025-02-06 21:20 作者:朱天宇

在2025年的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再次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惊人的95.1亿票房,不仅巩固了其在档期内的霸主地位,更将中国电影票房纪录推向了新的高度。此前,光线影业总裁王长田对《哪吒2》70亿票房的预测,曾被视为过于乐观,但如今看来,他的预见性显然被低估了。

然而,在这个充满喜庆与竞争的春节档期,并非所有影片都能如愿以偿。博纳影业推出的《蛟龙行动》,尽管承载着博纳总裁于冬的厚望,却未能如愿复制《红海行动》的成功。从预售到上映,该片在票房和口碑上均未达到预期,最终以2.74亿的票房成绩垫底,与《哪吒2》的48.39亿票房形成了鲜明对比。

于冬对《蛟龙行动》的期待之高,从他在采访中的言论便可见一斑。他曾表示,该片在未来五年内都不会有同类大制作的中国影片能够超越,甚至好莱坞也难以匹敌。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重击。面对票房不佳的困境,于冬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声,一方面指责“黑水”抹黑影片,另一方面则恳请影院经理增加排片,尤其是黄金时段的场次。

这种公开求排片的举动,对于冬和博纳影业来说并不常见。过去,博纳凭借《红海行动》、《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影片在春节档屡创佳绩,塑造了博纳式主旋律电影的辉煌。然而,《蛟龙行动》的失利,却暴露了博纳在主旋律类型片上可能遭遇的市场瓶颈。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审美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都使得博纳需要重新审视其制作路线。

相比之下,光线影业则展现出了更为多元的类型布局。从青春片到动画电影,光线在不断探索与年轻观众的对话方式。尤其是动画电影领域,光线凭借《哪吒》系列的成功,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更构建起了中国神话宇宙的蓝图。王长田对动画产业的布局,不仅体现在对可可豆动画、十月文化等动画公司的投资上,更体现在对未来动画项目的规划与期待上。

于冬与王长田,这两位民营电影公司的掌门人,在过去多年的大档期中多次交锋。从《湄公河行动》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到《无名》对《满江红》、《深海》,再到如今的《蛟龙行动》对《哪吒2》,他们的较量不仅体现了各自公司的制作实力,更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变迁与观众需求的多元化。

博纳式主旋律电影的首次败北,给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市场在不断变化,观众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没有一个类型能够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博纳来说,如何在保持主旋律电影特色的同时,探索新的类型与题材,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对于光线来说,如何在巩固动画电影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他类型电影的市场空间,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