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辉煌不仅点燃了影迷的热情,还意外带动了哪吒同款黄金饰品的热销。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新标杆,同时,影片中哪吒佩戴的乾坤圈设计灵感被转化为联名金手镯,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影迷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求购这款哪吒同款金手镯,使得黄金饰品市场更加火热。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国内黄金市场却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消费投诉数量显著增加。据消费服务保障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接到黄金珠宝类投诉7278件,较去年同期激增404%。
投诉涉及的商家不乏知名品牌,如周六福、老凤祥、周大生等。其中,“一口价”黄金成为投诉的重灾区。消费者反映,在购买时商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的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导致消费不透明。例如,有消费者在老凤祥购买的“一口价”戒指,未当场称重,结果算下来价格高达每克1000元。
除了“隐瞒克重”,还有商家被指“虚标克重”。一位消费者在周六福购买的商品,店内称重为307克,但实际克重只有20.29克,差距悬殊。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消费者冯某某就曾在中国黄金购买的黄金挂件首饰中发现这些问题,要求退赔费用、退货。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商家为了售卖黄金,甚至伪造证书。消费者杨先生在电商平台购买的黄金戒指,经线下品牌店检测后发现并非所宣称的品牌产品,证书和发票均为伪造,且克重不足。随着电商直播的兴起,直播间销售黄金珠宝商品的问题也逐渐浮现,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现象尤为突出。
在抖音平台的直播间内,一位消费者抢购了一款黄金手镯,收到货后发现内壁钢印并非AU999,而是999三个数字,意识到买到假金后,却发现商家已跑路,退货无门。随着金价走高,“购金热”也出现了新变化,金包银饰品因其价格相对较低而备受青睐,但背后也衍生出一些乱象和骗局。
黄金行业的这些乱象,一定程度上源于品牌在应对市场冲击时的策略。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各大黄金品牌纷纷开放加盟、跑马圈地。以中国黄金为例,其总门店数量为3642家,其中加盟店占比高达97.12%。而周六福、老凤祥等品牌的加盟店数量也占据绝大多数。这种加盟模式导致品牌对终端控制力薄弱,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在生产端,品牌将一部分黄金饰品交由第三方代工,也容易引发质量问题。老凤祥就采用“OEM代工为主、自主加工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但代工产品的质量却难以保证。金价上涨虽然为品牌方带来了更多采购、库存和成本控制压力,但由于黄金行业的独特性,一些大品牌仍能够通过向银行“租借”黄金来稳定盈利。
尽管2024年全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了9.5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更是大跌24.69%,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各大黄金首饰品牌的盈利能力。最新财报显示,中国黄金和老凤祥等品牌在前三季度仍实现了可观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