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加速布局具身智能,BAT巨头纷纷入场“角力”

   发布时间:2025-02-20 18:08 作者:陆辰风

近期,蚂蚁集团在各大招聘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与具身智能技术相关的职位空缺,涵盖了算法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仿真系统开发工程师以及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据知情人士向相关媒体透露,蚂蚁集团早在2024年就已着手布局具身智能相关业务。

蚂蚁集团官方对于这一消息给出了正面回应,确认他们在去年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并强调蚂蚁集团正在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

具身智能这一概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更为宽泛,它指的是基于物理实体(智能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更加突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有接近蚂蚁集团的消息人士指出,蚂蚁集团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AI战略,而此次具身智能的相关举措虽然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处于招聘和探索的初期阶段。

回顾过去,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激烈竞争的“BAT”巨头们,如今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也悄然“集结”。在投资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的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与了逐际动力的战略融资;美团则投资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多家机器人企业;腾讯多年前就已投资了乐聚机器人和优必选;百度也不甘落后,投资了智元机器人。

这些互联网大厂普遍以强大的AI能力著称,部分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也与它们在大模型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例如,2024年4月,优必选宣布与百度携手,共同探索AI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结合。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平台,接入了百度文心大模型,进行任务调度应用的开发。

在场景合作方面,美团买药与银河通用联合推出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由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在美团买药的展位上持续不断地完成补货、取货等任务,未来有望与更多连锁药房展开合作。

也有少数企业选择了自研道路。例如,小米在2022年8月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但此后CyberOne的曝光度并不高。

自2024年以来,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大厂明显增多。对此,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此前分析认为,大厂拥有雄厚的资源,能够快速推动技术的落地应用;而初创企业则更加灵活敏捷,专注于创新突破。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