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诗刊》痛批AI投稿:文学创作底线何在?

   发布时间:2025-02-22 17:10 作者:柳晴雪

近期,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不仅科学界面临AI代写的挑战,文学创作领域也开始感受到这股技术浪潮的冲击。《青春诗刊》,一本拥有二十年历史的诗歌刊物,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文,严厉谴责利用AI进行写作投稿的行为。

《青春诗刊》在声明中强调,文学作品是人类独立思考与情感表达的最终阵地。在诗歌等文学领域,无论AI技术如何进步,其生成的作品多么令人赞叹,真正的文学爱好者绝不会将AI的作品稍作修改甚至原封不动地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宣称这是自己的原创,并在各大文学平台和报刊投稿参赛。

该刊物呼吁,AI作品仅供娱乐和个人分享,但将AI作品冒充为自己的原创进行投稿,则是对文学尊严的亵渎,这种行为无异于盗窃。那些试图通过AI作品来冒充文学创作者的人,应该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而这样的行为也终将被社会和文学界所淘汰。

为了应对AI写作投稿的问题,《青春诗刊》表示,自2024年起,就已明确规定不得使用AI进行投稿,并对违规者进行全网通报批评。然而,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作者无视规定,继续尝试用AI作品进行投稿。进入2025年,该刊物邮箱收到的投稿中,AI作品数量仍然居高不下。

为了有效甄别AI作品,《青春诗刊》不仅采用了反AI侦察软件,还结合人工复核的方式对投稿进行筛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存在AI创作嫌疑的诗作,其中包括一些公务员、教师、银行职员以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和省作协会员的作品。这些发现让该刊物感到震惊,并决定对这些违规者进行全网通报。

在通报中,《青春诗刊》晒出了部分疑似AI作品的截图,以警示其他作者。这些截图显示了AI作品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句式结构的重复、情感表达的单一等。同时,该刊物也表示,将对使用AI写作投稿的作者建立黑名单机制,一旦确认违规,将永不录用其作品。

《青春诗刊》还呼吁广大文学爱好者,要珍惜自己的声誉和文学创作的纯洁性,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利或名利而放弃独立思考和创作。只有坚持原创,才能真正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