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近期公布的2024年度财报,揭示了这家乳制品巨头在过去一年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数据显示,蒙牛全年收入为886.75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减少了10.09%,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归母净利润仅为1.0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97.83%,创下了近八年来的最低纪录。
蒙牛乳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盈利表现,净利润维持在30亿元至55亿元之间。然而,2024年的财报数据却显得尤为惨淡,净利润不足亿元,营业收入也首次跌破900亿元大关,下滑幅度超过10%。这一突如其来的业绩滑坡,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疑问。
尽管蒙牛在报告期内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达到39.57%,同比提升2.42个百分点,但净利率却从2023年的4.96%暴跌至0.25%,降幅高达95%。这种“高毛低净”的现象,反映出蒙牛在费用管控和盈利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蒙牛乳业在财报中解释了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子公司贝拉米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以及联营公司现代牧业的亏损影响。具体而言,蒙牛对贝拉米相关资产计提了巨额减值,包括商誉减值11.55亿元和无形资产减值34.90亿元,合计影响业绩39.81亿元。同时,现代牧业也录得了5.99亿元的商誉减值亏损及其他额外减值亏损,导致蒙牛确认了应占该联营公司的亏损8.27亿元。
蒙牛乳业近年来采取的并购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版图,但也带来了不小的财务风险。以贝拉米为例,蒙牛在2019年以高价收购贝拉米,但随后该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导致蒙牛不得不连续几年计提商誉减值。蒙牛还持有现代牧业56.36%的股权,受市场消费疲软和奶源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现代牧业业绩下滑,也对蒙牛的业绩产生了拖累。
蒙牛乳业新任总裁高飞,在接任这一职位时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不仅需要收拾前任留下的投资残局,还需要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实现公司的突围。然而,从本次财报数据来看,高飞团队尚未能带领蒙牛走出困境。
在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蒙牛乳业的老对手伊利早已突破千亿营收大关,2023年收入规模达到1262亿元,净利润为103亿元,远超蒙牛。蒙牛在营收结构上也相对单一,超八成的营收来自液态奶业务,且多年来未能培育出市场认可的“明星产品”。在奶粉及奶制品相关业务上,伊利也远远领先于蒙牛。
蒙牛乳业还面临着商誉减值风险和流动性压力。尽管已经计提了大额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但截至2024年末,蒙牛的商誉+其他无形资产仍然高达165亿元。同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虽然达到83.32亿元,但净流动资产却从正数骤降至负数,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蒙牛乳业在2024年度财报中暴露出的业绩滑坡、并购策略带来的财务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问题,都对其未来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高飞团队需要认真审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