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消费热浪下,迪卡侬为何难以乘风破浪?

   发布时间:2025-04-22 00:32 作者:顾青青

近年来,户外运动市场的风起云涌让不少品牌陷入了深思与调整之中,其中,迪卡侬的动向尤为引人关注。这家以平价著称的运动品牌,在去年宣布上调售价后,引发了广泛讨论。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迪卡侬的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跃升至196.32元,涨幅高达52%,部分产品如竞速公路自行车甚至标价24999元。

然而,这次大胆的涨价策略似乎并未如愿以偿地缓解迪卡侬的增长压力。2024年的财报显示,公司实际营收增幅仅为3.8%,在全球户外消费热潮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显得平平无奇。更令人担忧的是,迪卡侬的净利润还出现了下滑,从2023年的9.31亿欧元降至7.87亿欧元。

追溯过去几年,迪卡侬的增长之路一直充满挑战。从2021年到2022年,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从21.3%显著放缓至12%,到了2023年更是急剧下降至1.15%。面对增长乏力的困境,涨价成为了迪卡侬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涨价并非迪卡侬独有的选择。整个户外市场,平价品牌纷纷加入涨价大军。天猫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户外运动行业销售额TOP30的品牌中,有近半数品牌的商品均价有所上涨,包括骆驼、伯希和、凯乐石、探路者等本土品牌,涨幅在25%至65%不等。凯乐石的一款冲锋衣价格甚至飙升至近四位数,市场上400元以下商品的数量占比也在三年内逐渐下降。

户外消费市场的这一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高价值户外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2024秋冬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天猫运动户外行业中,冲锋衣、运动羽绒服、运动鞋等高价格带产品的购买人数显著增长,尤其是1000元以上冲锋衣、2000元以上运动羽绒服以及800元以上运动鞋的成交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一变化背后,是户外运动文化的兴起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艾媒咨询显示,高达43.6%的年轻群体会将露营等户外运动视为社交货币,徒步、爬山等活动成为兴趣谈资,推动了户外运动从短期跟风向长期消费趋势的转变。同时,户外运动市场历来由中产群体主导,他们愿意为高品质装备支付溢价,这一趋势促使品牌纷纷升级产品线,寻求更高的附加值。

然而,对于迪卡侬这样的平价品牌而言,涨价之路并非坦途。迪卡侬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对价格敏感,一旦涨价,很容易流失注重性价比的老客户。数据显示,高达60%-70%的迪卡侬消费者将性价比列为首要购买动机,在天猫旗舰店的用户评论中,“性价比高”相关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其他维度。

迪卡侬还面临着来自新品牌的竞争压力。大量“平替品牌”以更低的价格涌入市场,蚕食了迪卡侬的市场份额。同时,电商平台也格外注重户外运动市场的爆发,推出了一系列站外种草活动,吸引了大量高购用户。

在这种背景下,迪卡侬的“大而全”路线也显得不再那么独特。361度、安踏等品牌纷纷细分市场,推出针对特定运动的自主IP和品牌分类,优衣库、蕉下、波司登等品牌也在户外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迪卡侬的品牌光环被新秀们逐渐夺走,陷入了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迪卡侬和其他品牌纷纷寻求自救之道。一方面,加强供应链建设成为关键。迪卡侬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已突破百亿,目标是将中国制造的比例提高到100%,同时,安踏等品牌也在加强供应链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成为品牌们的新目标。东南亚户外运动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关注,迪卡侬和安踏等品牌已在越南、泰国等地开设门店,寻求新的增长点。

营销造势也是品牌们不可或缺的手段。阿迪达斯等品牌通过高调营销和联名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尽管面临挑战,但仍努力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在户外运动市场风起云涌的今天,迪卡侬和其他品牌都在不断调整策略,寻求突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品牌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始终存在。如何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将是迪卡侬和其他品牌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未来,户外运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品牌们需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和升级,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