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假期,我与家人一同逛了几个商场,本想做些市场调研,却意外听到了老妈的“吐槽”:“这些商场怎么都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她虽对品牌记忆犹新,但却对商场的相似性感到厌倦。
老妈的话让我意识到,商业同质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尽管每个商场都声称自己与众不同,但在消费者眼中,这些差异往往只是表面上的。
标准化生产模式是商业地产同质化的根源。过去十几年,商场像流水线产品一样被批量生产,尤其是万达广场的模式,迅速成为行业模板。这种标准化模式虽然运营高效、赚钱稳当,但也导致了创新的缺失。
尽管市场上有许多商场在努力创新,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真正的创新却越来越难。新业态、新品牌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很快就会被复制和淘汰。资本的逐利也加剧了这种现象,使得市场陷入低创新、高抄袭的怪圈。
然而,同质化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消费者的需求本质上是相似的,无非是吃、喝、玩、乐这些基本需求。同质化反映的正是消费者需求的普遍性,是一种规律的体现。对于商场来说,只要能持续地赚钱,同不同质化或许并不重要。
商业人应该破除“我一定要不一样”的执念,不要为了不同而不同。与其困在“同质化”这个死胡同里,不如把心思花在精细化、人性化这些更重要的点上。就像一些成功的商场,它们并没有盲目追求创新,而是把服务做到极致,从细节出发,踏踏实实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