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放言重新定义搜索,是真有底气还是为时过早?

   发布时间:2024-10-18 07:10 作者:杨凌霄

在探讨AI搜索是否会取代传统搜索的话题时,一种常见的观点是:AI搜索反馈更快、更精准、更整合,甚至认为传统搜索已沦为AI搜索的一个工具。然而,深入剖析当前搜索领域的现状,这一论断显得颇为片面。

传统搜索引擎市场层次分明,从谷歌、百度这样的全民搜索引擎,到Edge、Safari等浏览器内置的搜索工具,再到各具特色的第三、四梯队,每一层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搜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从人工分类的目录搜索到关键词匹配,再到利用爬虫抓取网页内容,搜索引擎不断演进。如今,随着语义搜索和智能推荐技术的成熟,搜索引擎不仅能够提供更精确的结果,还能通过用户数据给出更个性化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词条还是内容,其本质仍是人为创造的。

当前,AI搜索更多聚焦在狭义范围,试图通过改变用户交互方式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但这更接近于“答案引擎”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搜索本质上是一个涵盖了技术、数据、内容、用户、商业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生态。

以百度为例,其搜索生态涵盖了词条、百科、贴吧、文库等多个附属品。百度在2000年成立后,凭借竞价排名广告实现了快速盈利,并在中国搜索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背后的生态布局,包括开放平台、轻应用以及对“中间页”公司的投资,都是为了让用户在搜索框内完成一系列活动,从搜索、信息获取到消费、服务。

相比之下,谷歌的搜索生态则有所不同。谷歌的产品全家桶,如Gmail、地图、翻译,黏住了大量用户。而从PC到移动端的平稳过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整的操作系统和GMS(谷歌移动服务),为手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体验,同时也为开发者提供盈利模式和分成机制。

然而,搜索市场的想象力虽大,但盘子小。第一名往往能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和利润,这导致即使是曾经的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搜狗,也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当前,AI搜索软件大多在比拼日活、月活等指标,但这些衡量标准并不稳定。用户留存率往往被忽视,而传统搜索引擎厂商仍倾向保留和优化自己的技术架构和算法。用户也习惯使用自己熟悉的搜索方式,对全新的交互模式或功能持保守态度。

传统搜索注重生态概念和全民搜索的广度,而现有的AI搜索则基本上是围绕搜索的深度去做。这也意味着,传统搜索的商业化路径对AI搜索来说更多是艰难的挑战。AI搜索追求更快和更精准,主动缩短了用户在应用上停留的时间,很难保证用户得到答案后会不会用完即走,这就不能用传统的商业逻辑来衡量。

AI搜索领域的明星Perplexity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商业化路径。这家公司认识到,相比训练自有模型,以产品为核心积累用户更加重要。它先专注于特定领域或用户群体,再逐步扩大市场。

对于AI搜索公司而言,仅仅依靠所谓的“重新定义搜索”去讲故事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未来的搜索领域中保持想象力并不断提升。当前,国内对于AI创业公司的估值往往参考海外的商业模式和一级市场,忽略了国内外用户习惯的巨大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一直强调AI的百度,在其搜索产品上,AI也只起到了辅助作用。一方面,百度现有的搜索模式仍然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从百度、谷歌近四年的收入情况来看,外界的变化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