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一块徽章炒至七万多元”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听起来难以置信,但事实确实如此,并且这样的高价交易并非孤例,小小的徽章在二手市场上频频拍出天价。
这股风潮背后,是一个名为“谷子经济”的新兴消费现象正在悄然崛起。所谓“谷子”,源自英文“Goods”的谐音,指的是动漫、游戏、偶像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如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等。今年以来,“谷子经济”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甚至近期在A股市场也撑起了一个热门板块。
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谷子经济”其实是对过去IP产业链、卡牌模式、盲盒经济等概念的重新包装和组合。那么,它为何能迅速崛起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首先,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和消费需求是推动“谷子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到4.9亿人,其中核心用户达1.2亿人,以学生和白领群体为主。这些用户对谷子的需求,往往源于对二次元文化的深厚情感认同。对他们而言,谷子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是情感的载体,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提供情绪价值。
“我觉得买的就是一个情绪价值。拥有一个物质性的东西,能让我心里好受些。”一位热衷“吃谷”的年轻人这样说道。这里的“吃谷”,指的是购买和收藏谷子产品的行为。
其次,粉丝文化和文娱平台放大了谷子产品的社交属性。在社交媒体上,“吃谷”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它不仅仅是购买动漫作品的衍生品,更是粉丝文化、娱乐消费和个性化需求的集中体现。据数据显示,今年以“谷子”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显著,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上关于“谷子”的话题浏览量也屡创新高。
通过晒谷、线下逛谷店等活动,年轻人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同好者,形成社交圈子。谷子产品因此成为消费者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的重要工具。一位小红书用户曾分享道:“我就像一只仓鼠默默囤积自己喜欢的东西,每次打开存封谷子的盒子就感受到一次开心,这就是我存在的痕迹。”
谷子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积极推动。从上游的IP创作与授权,到中游的IP开发运营和产品设计,再到下游的渠道销售,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店等,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产优秀IP的崛起和中国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国谷”的快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容。
在资本市场上,“谷子经济”也成为新的焦点。多家涉及“谷子经济”的公司股价频频涨停,谷子经济概念股受到追捧。同时,谷子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线下商场,促进了实体消费。例如,广州越秀区的地王广场通过引入“谷子集市”,实现了人气和消费购买力的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谷子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消费上瘾和未成年过度消费的现象。一些未成年人为满足个人情感需求而过度购买,甚至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其次,黄牛炒作、盗版侵权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导致谷子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消费者权益受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以及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共同努力。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和社交观念;相关部门应加强版权保护、提升商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和推动理性消费等措施;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则应坚持创新与自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