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国各地的上班族纷纷返回工作岗位,开启了新一年的奋斗。而在这个春节,不少回老家过年的人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农村地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
一位同事分享了他的经历,他在镇上的集市开车仅几百米的距离,却花费了半个多小时。街道原本就不宽敞,两旁还摆满了摊位,仅留下两条车道供车辆通行。在这样的环境下,车辆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剐蹭,一路上都提心吊胆。从副驾驶位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车辆密集,行驶缓慢。
据大家交流发现,现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有的家庭甚至拥有两辆。购车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经变得十分平常,就像一二十年前购买空调、电视机一样普遍。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有些家庭子女众多,车辆多到院子里都停不下。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已达到40辆,而这个数字如今肯定又有增长。与之相比,2023年全国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可见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已经不大。更2011年苏州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数量也不过41.5辆,如今的农村在购车方面至少已达到了十几年前苏州的水平。
农村购车热潮的背后,主要有两个核心原因。一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尽管近年来经济形势有所变化,但只要肯吃苦,总能找到赚钱的机会。在城里建筑工地一天能赚到三四百元,即便在农村,农忙季节请帮工的工价也都在每天200元以上。二是汽车价格的下降。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使得汽车价格大幅降低,四五万元就能买到一辆微型车,十万元以内就能拥有一辆代步小轿车。
农村地区的交通拥堵,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与大量在外打工、上班的人开车回家过年密切相关。这一现象得益于农村道路的改善。如今,许多地方的农村都修通了水泥路,甚至修到了大部分人家的家门口。据统计,到2023年底,全国99.4%的村子都修了水泥或柏油路进村,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0万公里。
不仅如此,国家还提出“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政策,确保农村公路得到良好的养护。这使得农村的路况变得越来越好,车辆能够顺利开到家门口,方便了过年期间的走亲访友和串门。然而,农村道路普遍较窄,普遍路宽为3.5米,这对于现在的车辆宽度来说,会车时显得尤为困难。不少司机在会车时都感到心惊肉跳,有时甚至需要倒车几百米才能找到稍宽的地方通过。
尽管电动汽车在城市中越来越普及,但在农村地区仍然是少数。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电动汽车了解不够深入,以及充电设施的不便。家用充电速度较慢,而安装充电桩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农村地区的公共充电桩也相对较少。不过,随着政策层面提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的目标,并且已有多个省份实现,相信未来农村地区的绿牌车也会逐渐增多。
农村堵车虽然带来了不便,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不仅拓展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还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汽车成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