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蓝天命悬一线:75亿资金被大股东占用,退市警钟已敲响?

   发布时间:2025-02-14 16:27 作者:杨凌霄

在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中,又一家企业步入了退市边缘的阴影,这便是东旭蓝天(SZ:000040)。这家曾以新能源、生态环保为双主业的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商,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据悉,东旭蓝天在2月11日发布的一则公告中透露,其被大股东东旭集团占用的非经营性资金高达75.27亿元,尽管已停牌月余,但清收工作却未有实质性进展,未能在整改期限届满前完成整改。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市场对东旭蓝天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如果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东旭蓝天自2025年1月6日停牌以来,至3月5日若仍未完成资金清收,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的厄运。更为严峻的是,若至5月5日仍未完成整改,东旭蓝天或将被强制退市。这一时间紧迫性,无疑给东旭蓝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作为“东旭系”三家上市公司之一的东旭蓝天,其控股股东为东旭集团,实控人李兆廷曾在2019年以235亿元身家成为“石家庄首富”。然而,如今“东旭系”却深陷泥潭,东旭光电已经退市,东旭蓝天也命悬一线,仅剩嘉麟杰(SZ:002486)还能正常交易。这一系列变故,不禁让人对“东旭系”的崩塌感到震惊和惋惜。

东旭蓝天被大股东东旭集团“坑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东旭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东旭蓝天资金余额高达77.96亿元,占公司当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0.23%。尽管证监会深圳监管局曾在2024年7月初发文督促双方予以改正,但东旭集团至今仅退还了2.69亿元,可谓是杯水车薪。

更为严重的是,东旭蓝天存放在东旭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本息合计28.91亿元,目前也无法正常提取。这无疑给东旭蓝天的资金链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自2019年以来,东旭蓝天一直亏损,至今6年合计亏损超过43亿元。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正是受东旭集团资金危机的拖累。

东旭集团最早是做CRT装备制造商起家的,产业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光电显示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硅碳材料等。2016年,东旭集团控股了东旭光电、东旭蓝天以及嘉麟杰三家上市公司,一时风光无限。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庞大的商业版图,竟是靠一系列高杠杆资本运作和收购拼凑起来的。这也使得在2018年全国开启“去杠杆”后,东旭集团迅速陷入了财务危机。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李兆廷将目光投向了“东旭系”的上市公司。他通过金融服务名义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质押上市公司股份以及通过债权、定增等方式融资等手段,从上市公司中套取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并未用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而是被东旭集团用于填补自身的财务黑洞。

据媒体报道,东旭集团通过东旭蓝天股票质押获资31.52亿元,而东旭蓝天在2015年曾通过两次定增募得资金114亿元。东旭系三家上市公司合计从资本市场融资超244亿元,但这些资金最终都流向了东旭集团的口袋。

东旭集团的贪婪行为最终导致了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的连续亏损和债券违约等危机。东旭光电因股票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于2024年9月20日终止上市,直至退市,95.95亿元占用资金仍未退还。而东旭集团持有的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股份已被全数冻结,持有嘉麟杰股票也被部分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

随着证监会严监管“利剑”的落下,东旭系的彻底崩塌或已近在眼前。东旭蓝天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改、避免退市命运,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提醒了市场各方,高杠杆资本运作和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风险不容忽视。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