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快递加盟商管理失控,快递业信任危机何时止?

   发布时间:2025-03-24 11:14 作者:顾青青

1999年,聂腾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申通快递,带着父亲支持的30万元资金和自己筹集的20万元,在上海创立了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仅为50万元,谁也没有想到,这家小公司会成为中国快递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韵达货运不仅在国内快递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还在2017年成功借壳上市,成为韵达股份,聂腾云夫妇也因此跻身胡润全球百富榜。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韵达依靠加盟商迅速扩张的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今年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宣布对韵达货运进行立案调查,原因是部分加盟企业在协议客户安全管理上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给受害人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这一事件再次将韵达的管理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韵达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其加盟战略。从2016年开始,韵达就采用了“枢纽中转自营与末端网络加盟”的经营模式,通过允许个人或企业加盟末端网点,实现营业网点的迅速扩张。这一策略使得韵达在短时间内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到了2024年6月末,韵达的自营枢纽转运中心已经达到了73个,一级加盟商增加到了4884个,末端门店驿站等基础设施更是达到了9.4万余个,网络覆盖全国2843个县级城市。然而,如此高速的发展背后,韵达对加盟商的管理却显得力不从心。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加,韵达等快递公司开始了疯狂的跑马圈地。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韵达的单票收入却出现了较大下降。2023年,韵达的快递单票收入同比下降了10.1%,这一降幅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单票收入的下降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暴露了韵达在加盟商管理上的漏洞。一些加盟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降低安检标准、虚报数据,甚至默许协议客户免检直发,导致诈骗包裹得以披上合法外衣进入寄递渠道。

此次国家邮政局的立案调查,正是因为韵达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实际上,韵达的危机早有预兆。早在2023年,央视就曝光了韵达加盟商将滞留快递以“盲盒”形式二次销售的事件,内含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隐私物品,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快递行业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除了安全漏洞外,韵达在快递员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社交网络上,对于快递员的投诉屡禁不止,且无有效管理办法。一些快递员服务态度恶劣、送货不及时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韵达对加盟商和快递员的“放养式管理”。在加盟制快递行业中,末端加盟商作为独立经营的主体,与快递公司总部之间存在博弈与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韵达在对末端门店和快递员的管理上存在缺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韵达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全面升级。例如推行“加盟商股权激励”计划,将网点利益与总部深度绑定;或者通过“网格仓直管”模式强化末端控制力。同时,韵达还需要加大对智能安检、隐私面单等合规领域的投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

此次被立案调查的信任危机对韵达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它提醒韵达以及整个快递行业,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加盟商和快递员的管理。只有当企业意识到每一张面单背后都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时,中国的快递业才能真正从“大”走向“伟大”。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