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一体机热潮下,企业数智化转型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4-01 00:05 作者:顾青青

近期,DeepSeek一体机在业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从服务器制造商到算力供应商,再到IT系统集成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版本的DeepSeek一体机,就连深圳华强北的商家也试图通过组装一体机来分得一杯羹。

这股热潮背后,企业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体机部署方案是否真的是最适合他们的选择?毕竟,多数云服务商已经推出了DeepSeek系列模型的推理服务,尤其是华为云,不仅提供了从商业级Tokens计费模式到CloudPond边缘训推一体机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还在华为云Stack上推出了针对DeepSeek V3/R1大模型的训推部署方案,全面覆盖了企业业务部署的各种场景。

为了帮助企业在纷繁复杂的一体机市场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本文将对比两种典型的部署方案,以期为企业找到最适合其数智化转型需求的部署路径。

DeepSeek一体机的迅速走红并不意外。凭借其工程化创新,DeepSeek降低了对高端算力的依赖,并以开源形式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一体机的普及。将服务器、GPU、操作系统、AI推理框架和大模型等封装在一起,省去了繁琐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搭建,实现了性能媲美OpenAI-o1正式版的DeepSeek-R1满血版大模型的“开箱即用”。

企业营销中的诱人话术,如“家用电源插座就能跑大模型”、“最高支持671B参数满血版,一机足矣,省了数据中心”等,更是让不少企业心动不已。在“先落地试试,总比啥都不干好”的心态驱使下,DeepSeek一体机迅速成为了市场的“新晋顶流”。

然而,新技术的涌现总是伴随着周期性的起伏,DeepSeek一体机也不例外。目前,一体机市场已经暴露出了两大问题。一是算力上的短板,尽管DeepSeek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高端芯片的依赖,但算力短缺问题依旧存在。部分一体机搭载的是蒸馏模型,能力不足;一些支持DeepSeek R1满血版的一体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回答不流畅的情况,因为优化不足,无法达到云端推理的流畅度。还有精度问题,为了提升计算速度和减少存储、带宽压力,不少一体机采用低精度量化版,这可能在数学、代码生成、事实性知识问答等任务上带来更大的误差。

二是场景应用上的局限性。许多一体机是“一次性买断”的通用模型,无法解决金融风控、医疗诊断、安全审查等行业专属问题。企业购买一体机后,仍需安排工程师进行模型微调,但往往因为缺乏从模型选型到场景落地的全流程支持,而遭遇“最后一公里”障碍。即使有一体机采用了“集成算力+大模型+场景方案”的模式,也由于对行业Know-How要求高,预置的场景化方案较为单一,且后续迭代存在不确定性。

面对鱼龙混杂的一体机市场,不少企业开始考虑云服务是否会是更好的选择。他们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云端推理的不稳定性、云端成本高企以及数据安全问题。然而,对于头部云厂商而言,这些担忧并不成立。以华为云DeepSeek解决方案为例,其主张“让大模型从第一天就创造价值”,早已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在多个地区的算力中心支持大规模集群,能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通过全面SLA保障、资源弹性伸缩、按需扩容等措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突发性算力需求。同时,华为云构建了全方位的系统安全方案,包括边界防护、入侵检测与防御、数据加密传输等,以保障服务的稳定可靠。在春节期间,华为云成功帮助某国产TOP大模型厂商官网抵御了多次黑客攻击,有效支撑了其在春节期间的业务与用户数据安全。

在数据安全方面,华为云坚持不碰客户数据、不拿客户数据变现的原则,确保客户数据隐私安全。华为云提供了从云上到云下的全栈部署方案,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了按需付费、分钟级上线。在价格方面,考虑到硬件折旧、专业团队维护、电力和机房等开支,一体机的三年期综合使用成本可能并不低于云服务。

更重要的是,一体机相较于云服务的成本、稳定性和数据安全优势,其实并不明显。一体机的风险防御能力较弱,一旦出现恶性攻击或软硬件故障,可能需要长时间恢复,造成潜在损失。尽管一体机本身是线下部署,业务数据与公网隔离,但企业内网并不能完全隔离员工U盘和自带设备接入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而华为云DeepSeek解决方案不仅提供防御外来网络威胁的WAF,还提供对内部可疑行为进行审计与处理的CFW,确保企业内部业务系统的安全可靠。

因此,对于急于购买一体机的企业而言,建议先冷静下来。一体机市场正在走向混乱,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关系到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企业应回归核心诉求,选择最适合的部署方案,而非盲目跟风。在选择部署方案时,企业应考虑两个核心因素:技术自由度和场景丰富度。

技术自由度方面,随着大模型推理应用的普及和智能体的爆发,一体机的局限性在于适配的大模型常常是固化且单一的。而云服务,如华为云,支持多种大模型,并能够实现多模型灵活切换,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场景丰富度方面,大模型与场景的融合需要明确场景并充分利用数据。一体机厂商可能缺乏深度适配调优和后期维护迭代的能力,而云厂商,如华为云,已经在多个行业落地了丰富的业务场景解决方案,并且结合实践持续更新模型,让智能化应用越用越“聪明”。

在外部声音喧嚣的背景下,企业应穿越层层迷雾,谨慎且理性地做出选择,避免因走错路而造成资源浪费。特别是对于业务规模较大、对业务连续性、可靠性和弹性有需求的企业而言,尽管一体机的故事诱人,但云服务,如华为云,才是更符合其落地需求的选择。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