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近日宣布了一项名为“千亿扶持”的重大计划,旨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与流量资源,以加强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推动平台商家的转型升级,并构建一个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环境。这一举措是继2024年推出的“百亿减免”、“电商西进”以及“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后,拼多多在商家扶持方面的又一战略行动,其资源投入规模前所未有。
据悉,“千亿扶持”计划由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亲自主导。他于2025年初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商保会”),并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赵佳臻介绍,该计划不仅基于拼多多长期坚持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效,也源于公司对当前市场机遇的深入研判。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拼多多广泛听取了平台各类目商家代表和行业专家的建议,力求精准施策。
赵佳臻强调,“千亿扶持”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而非空洞的口号。他表示,拼多多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将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置于平台利益之上,勇于自我牺牲,敢于面对挑战。他要求公司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这是拼多多未来能否开创新局面的关键。
回顾过去两年,拼多多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已经在平台生态和产业纵深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相继推出了“百亿减免”、“电商西进”和“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惠商举措。其中,“百亿减免”为超千万商家实现了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就为商家每年节约成本数十亿元;“电商西进”带动了西部地区订单量的双位数增长,并为偏远地区近亿消费者实现了电商普惠;“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则助力上千个农牧产区和产业集群向“新质供给”阶段转型。
以“新质供给”为例,拼多多通过全链路支持,培育了一批具备商品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并通过他们的“头雁效应”,带动产业带突破了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在广西融安县,一位金桔商家估算,在平台放开售后申诉权限后,每月预计可增收数万元;在安徽,一位花草茶商家表示,仅考虑平台退还的推广费,每年就能增收近40万元。而在广东惠东县,拼多多联合当地商家研发了加绒勃肯鞋,成功挽救了当地女鞋产业,为数十万产业工人提供了岗位。
在“新质供给”的加持下,惠东女鞋实现了产业升级,产业带工人的月收入达到了上万元。赵佳臻表示,“百亿减免”和“新质商家扶持”等举措的成效给了拼多多信心,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平台及产业生态的效用不断释放,持续为供需两侧带来普惠。随着“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平台对新质供给的资源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帮扶的产业带数量和商家范畴也将扩大。
除了扩大“新质供给”上行规模外,拼多多还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扶持力度。通过启动“多多好特产”等专项行动,拼多多将深入农特产区,发挥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帮助全国“土特产”触网大循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溢价能力,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供给侧的新质变革带动下,需求侧也得到了进一步满足。在2024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多次上线“超级加倍补”活动,助力“新质供给”直连全国市场,前两轮活动订单量累计超过6100万单。春节期间,“年货西进,特产东出”成为新趋势,西部地区的水饺、海鲜、坚果等订单量翻倍增长,甘肃、内蒙等地的特产也加快了进入东部地区消费者餐桌的步伐。
因此,“千亿扶持”计划除了加码供给侧扶持外,还将在需求侧做足文章。赵佳臻透露,拼多多将在消费者端进一步探索平台直补的创新模式,在保障商家权益和成本的基础上,多类目对标“国补”价格标准,全面普惠消费者,激发消费需求与活力,为商家“拓单增收”构建更良性的运营环境。同时,该计划还将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帮助他们稳定生产、降本增效,应对出海风险。
赵佳臻表示,拼多多推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用户、商家、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只有共赢的生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平台型企业的社会效能,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拼多多将把“先消费者、商家后平台”的思想贯穿于“千亿扶持”计划的始终,统一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他们决心担负起平台商家转型发展的成本与风险,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优先保障中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健康利润,优先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最终迎来平台生态的高质量蜕变。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指出,在电商产业发展过程中,平台的利益分配并非一成不变。当下电商行业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平台转向共赢思维是理性的选择。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也表示,整个电商行业都应鼓励平台、商家、消费者等多主体探索“分布式”平等合作关系,其中平台和商家是“鱼与水的关系”,保护商家权益、优化平台生态,最终将实现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