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半球的星空舞台上,除了广为人知的象限仪座、英仙座和双子座这三大流星雨盛宴,还有许多较小规模的流星雨不时造访,为天文爱好者们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其中,即将上演的天琴座流星雨便是这样一场令人期待的视觉盛宴。
据最新天文资讯,一年一度的天琴座流星雨将于4月22日21时左右达到其极大值,这场流星雨的活跃期将持续至4月30日。对于居住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观测者来说,22日晚20时至23日凌晨3时是较为理想的观测时段。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南纬度地区的观测者而言,午夜过后的流星可见度将会更高。
天琴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天琴座与武仙座的交界区域,靠近明亮的织女星,这为观测者提供了相对明确的定位标志。星联CSVA的联合发起人蒋晨明介绍称,尽管天琴座流星雨在历史上曾有过壮观的爆发记录,但近年来其活跃度趋于平稳,极大时的天顶每时出现率(ZHR)稳定在18颗左右。尽管如此,该流星雨中的亮流星和火流星数量较多,依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追溯历史,天琴座流星雨是已知最古老的流星雨之一,其观测记录可追溯至2700年前。尤为中国人在公元前687年便首次记录下了这场流星雨,这一发现无疑增添了天琴座流星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
今年的天琴座流星雨峰值出现在下弦月后一天,37%被照亮的月亮将在黎明时分升起,对观测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天黑后织女星尚未完全升起或刚刚露出地平线,因此建议观测者等待天琴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升至一定高度后再进行观测,以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
在理想条件下,即天空中没有月亮干扰时,每小时大约能观测到18颗天琴座流星。而有时,天琴座流星雨甚至会爆发出每小时多达100颗流星的壮丽景象。这样的天文奇观,无疑是对天文爱好者们的一次巨大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