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你的隐私还安全吗?

   发布时间:2025-04-22 12:06 作者:赵云飞

近期,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发布了一则重要通报,针对国内移动应用市场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揭示。此次通报依据《网络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公告》的要求,对市面上多款移动应用进行了严格检测。

通报显示,共有67款移动应用被检测出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这些应用覆盖了多种类型,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具体问题被细分为12类,其中包括在APP首次运行时未通过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以及采用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11款应用如《客很多》和《城泊通》等,在隐私政策提示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通过弹窗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阅读隐私政策,或以默认同意的方式征求用户同意。35款应用如《甘肃高速》和《福运万年历》等,在隐私政策中未完整列出个人信息收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使得用户难以全面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将被如何使用。

更为严重的是,有23款应用如《血糖记录本》和《山西ETC》等,未经用户同意就向第三方提供了个人信息,且未进行匿名化处理,这严重侵犯了用户的个人隐私权。同时,还有10款应用如《准准》和《帮车宝》等,擅自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进一步加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在更正、删除或注销功能方面,也有7款应用如《分期白条》和《山西ETC》等未能提供有效服务,导致用户难以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还有9款应用如《超合金坦克大战》和《物流头条》等,在投诉处理方面不够及时,未能及时回应用户的合理诉求。

通报还指出,有49款应用如《血糖记录本》和《捷信金融》等,未提供撤回同意的途径,使得用户难以在后续改变自己的个人信息使用授权。同时,4款应用如《河北航空》和《中华万年历》等,在自动化决策方面缺乏非个性化选项,限制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另外,5款应用如《准准》和《携程金融》等,在处理敏感信息时未获得用户的单独同意,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还有3款应用如《客很多》和《趣卫课堂》等,未制定未成年人信息保护规则,对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存在明显不足。其中,《客很多》在跨境数据传输中未告知境外接收方信息,也引发了用户对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担忧。最后,10款应用如《牧原通司机》和《云视通》等,在安全措施方面存在明显漏洞,未采取加密等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