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巨头英特尔,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一景象在其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实属罕见。AMD借助台积电的高端工艺,不断侵蚀市场份额,而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凭借其CUDA生态构建的牢固壁垒,几乎让英特尔难以望其项背。
更令英特尔雪上加霜的是,其在芯片制造工艺上的领先地位已被台积电等竞争对手超越。其晶圆代工业务累计亏损额已超过150亿美元,且尚未看到明显的转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前CEO帕特·基辛格宣布“退休”,业界普遍认为这是董事会对其改革进展缓慢的不满而采取的解聘措施,只是以一种更为体面的方式宣布。
面对这一困境,祖籍广东的陈立武被任命为英特尔历史上首位华人CEO。他拥有斯坦福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并在半导体行业积累了超过35年的丰富经验。陈立武上任伊始,便提出了三大改革方向:通过裁员实现大幅瘦身、重振AI芯片业务、重构芯片制造体系。为了表达对公司未来的信心,他个人斥资2500万美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购买公司股票。
近日,备受瞩目的裁员计划终于落地。据彭博社报道,英特尔全球员工总数将从12.1万大幅减少至10万以内,裁员比例超过20%,涉及销售、营销、研发等多个部门。这一调整被视为“简化决策层级”的关键举措。过去,一个新项目的立项需要经过7层审批,而现在,主要芯片团队可以直接向CEO汇报,这无疑提高了决策效率。
裁员背后,是英特尔重塑工程师文化的迫切需求。在半导体行业,工程师文化代表着快速试错、扁平化决策和以技术突破为导向。然而,近年来,英特尔内部层级臃肿、决策迟缓的问题日益严重。有离职员工曾抱怨,提交一个服务器升级申请需要6个部门盖章。陈立武上任后,决定对公司进行重组,从5大事业部减少不必要的层级,甚至可能取消区域总裁职位,并要求所有高管定期与一线工程师交流。
尽管采取了裁员等一系列措施,但陈立武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在工艺方面,英特尔的Intel 18A制程良率和量产时间仍是未知数,而台积电的2nm工艺已进入量产阶段。在CPU市场份额方面,英特尔依然面临着AMD的强劲挑战。而在AI芯片领域,尽管英特尔推出了Gaudi系列,但英伟达在AI训练市场的份额仍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