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士忌行业在中国市场愈发活跃,众多白酒企业纷纷布局,试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开发新品,现在更多企业选择自建威士忌酒厂,下注甚重。
白酒企业之所以对威士忌情有独钟,原因在于威士忌市场的快速增长。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威士忌市场规模已达约55亿元,同比增长10%,相比之下,白酒市场规模虽然庞大,但增速较为平缓。
投资威士忌,白酒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两者同为烈酒,销售渠道可以共享,且白酒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降低威士忌的推广成本。威士忌进口量的下滑也为国产威士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23年,中国威士忌产量首次超越进口量,这一趋势预计在今年将进一步扩大。
然而,尽管国产威士忌产量上升,但在消费端却遭遇冷遇。市场份额前五名均为外国酒企,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显得乏力。国际巨头尚且如此,国产威士忌品牌的影响力更是有限,大多仅在创始人朋友圈内有一定知名度。
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消费基础相对薄弱,尽管销售额有所增长,但仍属于小众市场。人均烈酒消费量远低于其他国家,其中威士忌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
消费市场的疲软是威士忌遇冷的主要原因。特殊时期后,消费者更加审慎,酒类支出减少。为应对下滑行情,各大洋酒企业纷纷提价,却导致消费者购买欲下降,库存积压,部分经销商不得不抛售货物,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国产威士忌而言,最可行的出路是用性价比培育消费需求,以量取胜,再逐步高端化。然而,许多国产威士忌品牌却定价高昂,堪比国际高端产品,而在平价市场又面临国际品牌的激烈竞争。
进口威士忌也在降价去库存,大促期间频频让利。这使得国产威士忌在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想要在这一混战中突出重围,不仅考验威士忌的品质,更考验企业的恒心与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