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紫光国微人事调整是新紫光集团全面焕新后,旗下核心产业公司首次进行重要人事调整
标点财经、研究员 王子西
卸任董事长转任副董事长,新紫光集团旗下核心产业企业的人事调整透露什么信号?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光国微,002049.SZ)近日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原因,原董事长马道杰、原副董事长谢文刚辞去相关职务,辞职后马道杰继续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同时转任公司副董事长。新任董事长为陈杰,现任紫光国微间接控股股东新紫光集团董事、联席总裁等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马道杰于2017年12月加入紫光集团(新紫光集团原名),历任紫光国微常务副总裁、总裁、副董事长兼总裁、董事长兼总裁等关键职位。2023年5月,他卸任紫光国微总裁职务,保留董事长职位;两月后兼任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紫光展锐)董事长。今年9月,紫光展锐40亿元股权融资到账。
对于此次人事变动,市场方面认为,陈杰既是技术专家又具备丰富市场拓展等经验,是当前紫光国微应对挑战的不二人选;马道杰转任紫光国微副董事长,后续或将精力更多放在紫光展锐IPO的推进上。
在该公司召开的投资者活动中,针对相关询问,公司方面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财报显示,2023年紫光国微营收增速已大幅放缓至“个位数”,归母净利润增速也由正转负,同比下滑3.84%。时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业绩明显承压,营收、归母净利润降幅分别为23.18%、47.04%,为近十年同期最大降速。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大主业发展均遇到挑战,尤其是特种集成电路上半年的收入降幅约达-43%。人事调整后,陈杰能否带领紫光国微直面挑战破局而生?
通盘考虑全面布局?
紫光国微公告显示,因工作调整原因,马道杰辞去公司董事长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继续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谢文刚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董事、总裁。
新任董事长人选也在同日“出炉”,接棒者是陈杰。陈杰今年61岁,现任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智广芯)董事、总经理;新紫光集团董事、联席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紫光展锐董事等职务。卸任董事长的马道杰,转任为公司副董事长。除此之外,马道杰还现任新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紫光展锐董事长、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
新紫光集团原名为紫光集团,几年前深陷债务危机。2022年7月,备受瞩目的紫光集团重整案尘埃落定,完成资产重整及股权交割,原有股东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智广芯承接紫光集团100%股权。
今年7月11日,也就是重整两周年之际,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集团聚焦集成电路和数字科技主业。此次紫光国微人事调整也是新紫光集团全面焕新后,旗下核心产业公司首次进行重要人事调整。
从履历上来看,陈杰既是技术专家,又在市场拓展、资源联动与整合方面具有深厚经验,马道杰担任副董事长后,将协助并支持陈杰工作。同时,马道杰后续或将更多精力放到紫光展锐的发展,加速推进其IPO。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15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有投资者询问了“本次非常规调整董事长目的及意义或逻辑是什么”“马道杰辞去董事长一职,是否为了紫光展锐独立上市进行的人事变更”等问题,公司方面并未直接回应。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新紫光集团下的这盘棋,或早在去年就已开始布局。2023年5月,彼时担任紫光国微董事长、总裁的马道杰辞去总裁职务,保留董事长职位;两月后,其在紫光展锐等公司走马上任,同时担任紫光展锐等公司董事长。
事实上,紫光展锐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上市准备工作,或受紫光集团重整影响,其IPO进程停滞。今年9月,紫光展锐40亿元股权融资到账,投资方包括上海、北京两地国资平台,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弘毅投资。
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紫光展锐手机芯片的全球市占率为13%,位列第三。其二季度的表现主要得益于与vivo、小米等国内一线品牌的合作,而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最新智能手机也搭载紫光展锐的芯片。相比而言,紫光国微发展面临挑战。
陈杰与马道杰履历情况
主业拓展遇到挑战
紫光国微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石英晶体频率器件等领域,为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芯片、系统化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2018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30.5%和65.8%,业绩基本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在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至中个位数,归母净利润增速也由正转负,同比下滑3.84%。
今年上半年,半导体及元器件行业整体有所好转,但细分领域表现不一,如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的有效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同时面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和去库存压力;智能安全芯片行业需求量平稳,但同期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本期内,紫光国微实现营收28.73亿元,同比下滑23.18%;实现归母净利润7.38亿元,降幅逾47%。收入与净利润降幅,均为近10年同期最大降幅。
目前,公司两大主业发展均遇挑战。上半年,特种集成电路收入增速约为-43%,2023年同期为10.79%;智能安全芯片的收入增速虽仍为正值,但增长不到1%,2023年同期则暴增近82%。且两主业的毛利率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特种集成电路的毛利率走低近3个百分点。
事实上,相较消费级、工业级集成电路,特种集成电路对产品性能、可靠性要求更高,相关上市公司除了紫光国微,还有成都华微(688709.SH)、复旦微电(688385.SH)。据各公司财报,成都华微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降幅也不小,分别为-38.55%、-50.22%;复旦微电为-0.12%、-22.52%。
且复旦微电预计,今年三季度业绩仍同比下滑,收入预计减少0.78亿元至0.38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减少2.50亿元至2.0亿元。相比而言,利润降幅较大,降幅在30%以上。目前来看,上述公司还未找到业务突破口。
另外,由于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客户回款周期延长所致,截至2023年末,紫光国微应收账款增至逾43亿,约占总资产的25%;今年上半年,应收款情况仍未改观,期末该指标达至50.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已到三成。对日常应收款账期的监控、催收力度等措施实施情况如何,影响着公司回款风险。
紫光国微2021年以来特种集成电路收入及同比增速(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