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光伏行业迎来了一场重要事件,多家领军企业在2024年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期间,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牵头下,共同签署了一份旨在促进行业自律的公约。签约阵容强大,涵盖了隆基、协鑫、晶科、晶澳、天合、正泰、一道新能、爱旭、东方日升、捷泰及通威等知名企业。
据内部消息透露,这份自律公约的核心目标在于控制产能,尽管并未设定具体的产能配额,但其出发点被视为对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贡献。有知情人士表示,尽管部分企业或许存在不同意见,但短期内,市场组件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并趋于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公约的初步成效。
行业内的专家对此持有乐观态度,认为这一举动标志着光伏行业在控制产能方面已达成广泛共识,并且部分环节已经开始付诸实践。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为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上游硅料环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指出,11月份,多晶硅企业普遍减少了生产负荷,预计12月份硅片投料量为12万吨,而多晶硅产量仅为10.5万吨,这是首次出现产量低于当月投料量的情况。吕锦标强调,这一现象表明行业正在积极消化库存,预示着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平衡。
回顾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在今年10月发布声明,强调光伏组件作为需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其质量远比价格更为重要。协会指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0.68元/W的成本已是当前行业内优秀企业的最低成本线。
协会还于10月14日在上海召开了关于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座谈会,会议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如何化解和出清过剩产能,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