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领域近期再度掀起波澜,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和生成式大模型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恒生电子正站在变革的前沿。自1995年成立以来,恒生电子已陪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走过近30载春秋,见证并推动了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智化进程。
恒生电子董事长刘曙峰在接受专访时,详细阐述了金融科技的三个发展阶段。他指出,上世纪90年代,金融科技主要处于信息化阶段,计算机技术替代了手工交易,极大提高了效率。随后,互联网浪潮的到来,让金融科技进入网络化阶段,改变了人们的金融服务习惯。而今,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金融科技正迈向数智化阶段。
在数智化阶段,恒生电子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速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刘曙峰认为,尽管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全面展开,但不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进程却深浅不一。
刘曙峰坦言,数字化转型确实可能拉大金融机构之间的发展鸿沟,但同时也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他强调,随着技术的普惠性增强,中小机构应更加灵活地拥抱科技,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变革。
在谈及AI大模型技术时,刘曙峰表示,恒生电子已推出金融大模型LightGPT和大模型中间件光子。他认为,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开发和寻找是当前更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业务用户端还是内部运营,大模型的应用都需同时展开,而内部应用的路径往往更短,效果也更容易显现。
刘曙峰指出,大模型的应用发展本质上是由场景驱动的。当前,金融大模型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可应用场景却非常丰富。不论是客户服务还是公司内部运营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多待发掘的潜力。他预计,未来2至3年很可能是大模型应用爆发的窗口期。
面对C端和B端模型应用入口的不同发展阶段,刘曙峰表示,虽然面向B端基于效率提升的应用发展会更快,但面向C端的应用可能会诞生杀手级应用,因为最大的用户入口在这里。他期待原生的大模型金融服务入口能够尽快出现,为金融科技带来全新的变革。
在谈到开源与闭源的路径之争时,刘曙峰认为,模型的选择已不再是关键问题,应用场景的发现和运营才是突破点。他强调,金融大模型在推向C端时还需考虑合规问题,这是全球市场都面临的普遍挑战。
刘曙峰还提到,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科技体系的构建正在从以交易为核心转向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这意味着,恒生电子需要在原有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中前台的投研、投管、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核心业务系统。
刘曙峰总结道,中国金融市场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需更加聚焦、有质量地做事,并明确自身的核心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面对结构性调整,恒生电子有耐心和决心进行长期布局,最终实现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