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因压价供应商事件而陷入舆论风波。然而,这一事件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复杂的行业生态和企业的生存压力。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领头羊,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然而,这次它却因为一封议价邮件而引发了众怒。邮件内容要求供应商降价,但曝光这封邮件的,却是一家利润常年高达30%的外国工业巨头。这家巨头不仅没能让比亚迪以规模优势讨到便宜,反而将邮件内容公之于众,让比亚迪陷入了被动。
然而,比亚迪并非孤例。在汽车行业,要求供应商降价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就连那些被誉为“良心”的车企,如特斯拉,也曾有过让供应商降价10%的先例,而且时间还要早于比亚迪10个月。这些车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剧了供应商的生存压力。
比亚迪此次的降价通知,虽然只涉及不到1%的供应商,但舆论的反响却异常强烈。这不仅因为降价本身触动了供应商的敏感神经,更因为比亚迪在供应链上的特殊地位。与特斯拉等车企倾向于购买总成件不同,比亚迪更倾向于自行组装零部件,这使得它拥有更多的二级及以下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往往更容易成为被“砍价”的对象。
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在带来性价比优势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随着产业链逐渐成熟,零部件自研自产的成本优势被削弱,而行业价格战却愈演愈烈。比亚迪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将压力传递给供应商。然而,这种“共沉沦”的做法,却让供应商们怨声载道。
尤其是在市场最需要信心的时候,比亚迪的降价通知无疑给供应商们泼了一盆冷水。国内汽车供应商在连续的降价中,已经快要卑微到了尘土里。而比亚迪作为行业巨头,其举动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因此,当比亚迪亮出销量创新高的喜报时,却紧接着给供应商们发送了降价通知,这无疑加剧了舆论的愤怒。
然而,比亚迪也有自己的苦衷。在价格战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比亚迪的单车盈利已经以千为单位。每次降价都是割肉见血,为了保持竞争力,它不得不采取更直接、更强硬的态度来降低成本。而供应商,则成为了它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供应商都愿意接受这种降价要求。那些拥有高技术零部件的供应商,往往拥有更多的议价权。他们可以与主机厂进行联合开发,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增量订单。然而,对于比亚迪来说,由于其大部分核心零部件都是自制,因此它面对的供应商大多是二级及以下,这些供应商往往缺乏技术门槛,更容易成为被砍价的对象。
比亚迪的产能利用率问题也加剧了其成本压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弗迪动力电池工厂产能利用率仅有24%,这意味着大量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转化为高昂的折旧成本。而这一切,都与比亚迪之前的产能扩张策略有关。在新能源领域渗透率突破5%之后,比亚迪开始大举扩张产能,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销量增速放缓,这些产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当前的行业格局下,比亚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需要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与供应商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毕竟,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