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外卖行业掀起的一场风暴中,北京炸鸡店老板徐飞的声音成为众多商家心声的缩影。他感叹:“用户支付30元,我最终只拿到8块。”这番话揭示了餐饮商家在外卖平台上的艰难处境。然而,2025年初春,京东外卖的一则消息如同惊雷,宣布全年免佣金的政策,直接挑战了美团外卖6%至8%的抽成模式。
京东的这次“闪电战”策略明确且有力。一家月销售额达到20万的中型餐饮店,每年能因此节省至少10万元的成本,足以雇佣两名额外员工。不仅如此,京东还设立了高门槛,仅允许拥有实体门店资质的“品质堂食商家”入驻,并派遣专人进行线下核实。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包括瑞幸、海底捞在内的32家连锁品牌在北京雍和宫周边3公里内抢先加入,而小型作坊则被拒之门外。
京东的物流体系成为其另一大杀手锏。依托达达130万骑手和京东仓储的“分钟级配送”,用户在京东点外卖时,配送员可能正顺路送着其他商品,如笔记本电脑。这一优势让美团措手不及,消息公布的次日,美团港股股价暴跌6%,市场反应强烈。
然而,商家们虽对免佣金政策表示欢迎,但心中仍有隐忧。一位经营鸡架的单体商家展示了一张订单截图,标价19.8元的商品,在扣除各项费用后,实际收入仅为3.63元。尽管京东免除了佣金,商家仍需承担每单3至5元的配送成本,以及满减红包等隐形开销。价格倒挂现象也让商家面临挑战,同样一份鲜虾云吞,在京东上的价格高出美团近12元,且配送时效也不及美团。
美团面对京东的挑战,迅速展开了反击。其745万骑手构成的庞大配送网络、7亿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接入上千家小米门店的3C配送能力,构成了短期内京东难以突破的壁垒。据中信证券估算,若京东想要抢夺15%的市场份额,每年需投入高达18亿元的补贴,而美团只需下调佣金2个百分点,便能化解危机。
但刘强东的雄心不仅限于外卖市场。他计划通过外卖业务吸引用户,进而带动3C数码产品等高价值商品的即时零售销售。数据显示,41%的外卖用户会同步购买3C数码产品,这正是京东“高频带低频”战略的体现。京东的真正意图在于,用外卖业务撕开即时零售的缺口,防止美团反向侵蚀其电商业务。
在这场混战中,消费者成为了受益者。美团为了应对竞争,升级了算法,缩短了配送时效,并试点新规定,骑手超时不再罚款而改为扣分。饿了么也推出了“免佣季”,承诺返还优质商家10%至15%的佣金。消费者不仅享受到了更快的配送服务,还有了更多选择和优惠。深圳某火锅店老板甚至利用三个平台的比价漏洞,同时挂出不同套餐,日赚三份补贴。
监管部门的介入也为这场竞争带来了新的变数。为了保障商家权益,监管部门开始监测佣金透明度,未来可能要求平台公开抽成规则,这对美团按销量阶梯涨佣的模式构成了威胁。随着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商家和骑手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更多的选择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