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冰雪旅游的热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国,不仅北方地区持续巩固其冰雪旅游的传统优势,南方市场也在积极突破地理限制,大力发展冰雪经济。
福建福清市近日宣布,正积极推进四大特色文旅项目,旨在打造中国南方最大的滨海冰雪世界。其中,冰雪小镇、地质公园、滨海乐园和万安古城等项目将构建室内滑雪场、冰雪主题乐园等设施,为游客带来“上山见海玩雪”的独特体验。与此同时,深圳冰雪大世界也传来好消息,这座总建筑面积约33.93万平方米的大型冰雪设施预计将于2025年底对外开放,进一步填补南方大型冰雪设施的空白。
冰雪旅游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全国推广。根据《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4冰雪季)》显示,该冰雪季中国在各类冰雪运动消费规模超过1500亿元,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这一数据反映了消费市场对于冰雪旅游的极大需求,也促使国家将冰雪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其发展。
在政策引导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春节期间,全国冰雪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省份的冰雪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以吉林北大湖滑雪场为例,春节期间接待游客8.7万人次,收入达到5118万元,形成了全天候的消费场景。
与此同时,南方市场的冰雪旅游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浙江安吉县余村的“云上草原”滑雪场春节期间单日最高人流量接近1.5万人次,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的冰雪爱好者。南方市场通过“冰雪+文旅”模式开发室内滑雪场,不仅满足了本地游客的需求,还提高了冰雪旅游的性价比。
冰雪经济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布局。截至2025年初,中国冰雪经济相关企业已超过2.5万家,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各大旅游企业纷纷加大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活动。同时,冰雪装备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冰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北方和南方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北方市场更注重重资产的投入,如冰雪场馆与装备制造,形成产业集群。而南方市场则更倾向于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和轻资产创新运营,如依托制造业优势发展冰雪装备,通过“冰雪+文旅”模式开发室内滑雪场等。
科技企业的加入也为冰雪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AI、VR等技术的应用重塑了冰雪体验,让游客能够在更加真实、震撼的场景中感受冰雪的魅力。例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利用光影技术和AR互动体验,为游客创造了独属的记忆。
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为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冰雪经济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旅游选择,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冰雪旅游的进一步普及和冰雪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冰雪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