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002714.SZ)已率先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业绩报告,标志着生猪养殖行业的首个年度成绩单出炉。
在3月19日晚间发布的年报中,牧原股份披露,2024年其营业收入达到了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为178.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9.42%,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的壮举。
具体业务方面,牧原股份的“顶梁柱”——养殖业务,贡献了1362.2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5.88%,对整体业绩的贡献愈发显著。与此同时,屠宰、肉食业务也实现了242.74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1.03%。然而,饲料原料和其他产品的营收却分别下滑了52.62%和17.75%,至14.32亿元和4.47亿元。
从毛利率角度来看,养殖业务的毛利率在2024年达到了19.21%,同比增长16.28个百分点。尽管屠宰、肉食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03%,但也实现了0.86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
在生猪养殖业务上,牧原股份2024年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生猪养殖产能已达到约8100万头/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51.2万头。
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牧原股份表示,2024年其屠宰生猪1252.44万头,产能利用率约为43%。虽然头均亏损从2023年的70元缩减至2024年的50元左右,并在12月实现了单月盈利,但距离整体扭亏仍有距离。展望未来,牧原股份计划在当前已投产的屠宰产能基础上,将整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并持续提升,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及渠道结构。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已从资本驱动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向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养殖成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随着行业规模化程度和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以及供需关系的改善,2024年生猪均价同比上升,且处于行业成本线之上。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较2023年提高了290元。
在猪价回暖的背景下,拥有降本增效秘诀的上市猪企纷纷走出周期低谷,实现扭亏为盈。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2024年1-2月的15.8元/公斤降至12月的约13元/公斤,全年平均成本约为14元/公斤,降幅达17.7%。进入2025年2月,这一成本进一步下降至12.9元/公斤。
牧原股份的降本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健康管理,加大对非瘟、蓝耳病等疾病的防控力度;二是构建科学的育种体系,提升种猪品质;三是推广低豆日粮,降低饲料成本;四是应用智能化设备,提升标准化管理能力。为此,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的资本开支为90亿元,其中猪舍升级改造和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分别占30亿元和40亿~50亿元。
尽管牧原股份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其资产负债率仍处于高位。公司表示,将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水平和整体负债规模,2025年的目标是降低整体负债规模约100亿元。同时,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商品猪出栏量为7200万头~7800万头,仔猪出栏量为800万头~120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9.96%~19.13%和41.37%~112.05%。
在环保政策加强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牧原股份也在积极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自2020年起,公司开始利用屋顶资源发展“牧光互补”模式,在猪舍和屠宰厂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截至2024年,牧原股份已在152个养殖场区建设了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达到589.88MW,累计光伏发电量为2.05亿度,温室气体减排10.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然而,在生物安全防控日益重要的今天,部分业内人士对在猪舍铺建光伏发电设施提出了一些担忧。牧原股份表示,已采取定制材料消杀规范和定期清理光伏电站积水与卫生死角等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