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基金业绩大变脸,冠军基金经理一季度亏损25%背后何因?

   发布时间:2025-04-01 19:07 作者:杨凌霄

今年一季度,基金市场的风云突变令人咋舌,其中去年风光无限的冠军基金,转瞬之间便沦为了业界的“吊车尾”。

业绩的急转直下,犹如戏剧中的快速变脸,令人措手不及。截至3月28日,财通基金旗下由基金经理金梓才掌舵的13只基金(各类分开计算),今年无一斩获正收益,亏损最严重的甚至超过了25%,排名也一落千丈,滑入了同类基金的垫底行列。

面对这样的业绩,投资者们不禁要问:是市场大环境特别糟糕吗?答案是否定的。同期,创业板指数微跌0.63%,上证指数更是仅下跌0.01%,深成指还上涨了1.85%。

那么,是否是去年业绩过于亮眼,导致今年这类基金的走势都让人大跌眼镜呢?同样不是。其他基金公司去年排名前十的灵活配置基金,今年第一季度大多表现正常,只有德邦旗下的一只基金亏损了10%左右。

而去年进入前十的3只财通旗下的灵活配置基金,却齐刷刷地亏损了25%左右,这样的对比无疑让人惊愕。

财通基金的此种业绩表现,自然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疑惑和不满。

金梓才,这位财通基金的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去年还风光无限,年度回报最低都在30%以上,其中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甚至成为了灵活配置型基金冠军,财通景气甄选A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也名列前茅。然而,仅仅过了3个月,他的业绩却突然“翻车”。

财通基金全称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2亿元,属于券商系公募。其股东包括财通证券、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浙江亨通控股,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30%。

金梓才不仅是财通基金的重要人物,更是一位资深基金经理,从业时间超过10年,任职期间曾取得288%的最佳回报。他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历,曾历任华泰资管投资经理助理、信诚基金TMT行业高级研究员,并于2014年8月加入财通基金。

然而,今年他所管理的基金业绩却纷纷坐上了“过山车”。从持仓上看,虽然他所管理的13只基金名称不尽相同,但重仓股重合度很高,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和消费板块。其中,信息技术板块包括寒武纪、沪电股份、生益电子、新易盛、中际旭创等算力相关股票;消费板块则有万辰集团、三只松鼠、海澜之家等企业。

这些重仓股近期表现不佳,沪电股份、新易盛、中际旭创、三只松鼠跌幅较大,导致金梓才所管理的基金业绩也大幅震荡。

金梓才还是一位典型的“一拖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较多。虽然市场称他为“轮动高手”,但今年他的轮动似乎并未奏效,反而因为预判不足或是对后市判断过于乐观,导致所管理的基金未能及时避开高位股大跌的冲击。

不仅如此,财通基金旗下另一只基金——财通内需增长12个月定开,也表现不佳。该基金已成立4年多,但目前仍亏损近40%,属于比较“稳定”的掉队者。

由于长年业绩欠佳,财通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也是频繁更换,规模已从最高时的近24亿元缩水至不足2亿元。

整体来看,截至3月25日,财通基金旗下今年来业绩亏损的基金达到42只,占了总数的四成多。业绩差自然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截至3月25日,财通基金旗下共有34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面临清盘命运。

尽管如此,财通基金公司本身还是盈利的。2023年,财通基金管理资产虽然亏损10亿多元,但公司共收取管理费近3亿元,自身净利润达到1.72亿元。

其实,财通基金早些年更为人所知的是“定增王”的身份。自2011年成立之初,财通基金就将定增作为创新业务抓手,此后在定增领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和市场地位。但是,定增业务也并非旱涝保收,财通基金在这方面也曾吃过大亏,例如在乐视网的定增项目中就损失惨重。

作为一家券商系公募,权益产品本应是公司的强项,但财通基金却并非如此。截至去年末,财通基金的管理总规模约1011亿元,而固收类基金的管理规模就达到约903亿元,权益类则只有108亿元,占比不到11%。

财通基金在权益产品上的弱势,与其前任总经理王家俊的离任也不无关系。王家俊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对财通基金的影响颇大,他的非正常去职让财通基金受到的冲击不小。

新任总经理徐春庭临危受命,面对的是任重道远的局面。他来自股东财通证券,有着丰富的稽核和清算存管经验。然而,如何尽快提升权益类产品业绩,尤其是如何保持明星产品的业绩稳定性,仍是财通基金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