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此举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美国股市遭受重创。短短两天内,股市市值蒸发了惊人的5万亿美元,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成为焦点之一。其股价连续两天暴跌,第一天跌幅达到9.25%,次日再跌7.29%,累计跌幅近17%。这意味着苹果公司的市值蒸发了超过53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3.8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三个小米公司的市值总和。
苹果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与其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密不可分。作为全球化供应链的典型代表,苹果在美国进行产品设计,随后从世界各地采购零部件,主要在中国和印度进行组装,最终将产品销往全球市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给苹果的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苹果从海外采购的零部件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中国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使得苹果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运回美国时同样面临高额关税。
苹果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为了保持市场份额而选择自己承担关税成本,那么公司的利润空间将大幅缩减。而如果试图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供应链伙伴,则可能面临销量下滑或供应链稳定性受损的风险。毕竟,供应链的利润率普遍较低,难以承受如此高额的关税成本。
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悲观预期导致了股价的持续下跌。许多投资者担心,这仅仅是开始,苹果公司的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下滑。毕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其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仍不确定。
不仅如此,与苹果紧密相关的供应链企业也未能幸免。周四,多家苹果供应链上的A股上市公司股价同样出现暴跌,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等,股价均触及跌停板。这些企业作为苹果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苹果面临的困境也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困境,苹果也在寻求出路。有消息称,苹果可能会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国家,以规避关税风险。然而,这些国家同样面临美国的关税壁垒,且转移生产线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短期内难以见效。即使苹果选择将生产线搬回美国,也仍然需要面对从其他国家进口零部件的关税问题,以及将产品运往全球市场的运输成本增加问题。
苹果公司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然而,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下,苹果似乎也难以找到明确的解决方案。即将到来的iPhone17系列能否保持价格稳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特朗普政策的变幻莫测,也让投资者对苹果的未来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