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大幅波动,挂钩理财产品收益下滑,银行仅售17只黄金产品?

   发布时间:2025-04-23 20:59 作者:顾青青

近期,现货黄金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价格波动,4月23日,金价意外失守3300美元/盎司的关键心理关口,与之前突破3500美元的历史新高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过山车”式的行情,迅速引发了公众关注,“黄金价格回调”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此次金价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了与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4月23日,这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降至3.489%,与前一周相比收窄了18.6个基点。这一变化,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然而,与社交媒体上关于黄金的热议不同,银行在黄金类理财产品的供应上却显得相对谨慎。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4月23日,名称中含有“黄金”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待售的仅有17只,存续的也仅有43只。这一数据,与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显得尤为渺小。

目前市场上的黄金挂钩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收+黄金”类理财产品,另一类是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这两类产品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在金价处于历史高位时选择放缓黄金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回调风险,高价位买入若遇市场回调,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损失,理财公司需避免短期内金价调整对产品表现的影响。二是估值泡沫担忧,金价大幅上涨后,可能含有投机成分,存在估值泡沫的风险,增加投资不确定性。

尽管黄金市场波动较大,但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规模却不断攀升,站上了29万亿元的高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这一数据,彰显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不少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净值也随之高涨。这类产品正成为资金迁徙的新选择,不仅具备收益优势,更是分散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的资深理财顾问透露,最近前来咨询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大幅增加。

投资者对黄金及相关理财产品的配置意愿增强,背后有多方面的驱动力。一是避险需求,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股市波动及存款利率下行等因素,使得黄金成为投资者的避险工具。二是保值抗通胀需求,黄金被视为抵御货币超发和通胀的有效手段。三是投资策略需求,“固收+”类产品既有固收部分保底,又具备黄金增值潜力,较好地平衡了收益和风险。

然而,黄金市场的风云变幻仍然令人担忧。4月23日,现货黄金价格的大幅回落,直接冲击了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较一周前下降了18.6个基点。

面对黄金价格的波动,理财公司需要谨慎布局。虽然自去年起黄金价格持续攀升,相关理财方式受到投资者热捧,但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发行量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理财产品从设立到待售的流程链条较长,加之银行理财投资者通常风险偏好较低,高位发行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敞口。

尽管如此,部分银行理财公司仍在积极部署新的挂钩黄金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主要通过投资黄金期货、黄金ETF等方式参与黄金市场,力求在黄金价格上涨时增强收益。同时,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正在布局黄金主题理财产品,多采用“固收+黄金”模式,在固收打底的基础上,通过黄金类资产增厚收益。

整体来看,受益于黄金价格的上涨,固收类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较佳。然而,投资者在购买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时,仍需理性看待黄金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率“繁荣景象”。黄金价格波动频繁,投资者应综合考量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性及风险性,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