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屈臣氏,为何原地彷徨?是挑战还是机遇?

   发布时间:2024-10-16 10:46 作者:朱天宇

屈臣氏,这个曾经的美妆零售巨头,如今却面临着“社恐”年轻人的回避。店内无处不在的中年女性美容顾问(BA),以及她们热情过度的推销方式,让消费者感到无所遁形。即便只是想买一支洗面奶,也可能在导购的“攻势”下,额外购得面膜、水乳或芦荟胶。

屈臣氏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大多是让年轻人失去兴趣的老品牌。在这个美妆博主遍地、新兴品牌层出不穷的时代,屈臣氏的陈旧感显得格格不入。

屈臣氏中国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也不容乐观,总营收同比下降23%,毛利润更是暴跌67%。近三年的EBIT利润率仅为个位数,远低于巅峰时期的20%以上。显然,这个在中国市场已经35年的零售品牌,正经历着中年危机。

消费者娜娜(化名)对屈臣氏的感受尤为深刻。每次进店前,她都会准备降噪耳机,极力避免与导购的眼神接触,试图以此告诉导购:她只是来逛逛。但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屈臣氏曾尝试通过“O+O零售模式”来改变,但这种模式仍然依赖导购的推销。消费者不仅要忍受店内的推销,还要在结账时被要求加微信。然而,线上小程序下单又常常因为门店缺货而无法核销,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

屈臣氏最初对BA的定位是提供舒适的消费体验,成为消费者的好朋友和美丽顾问。但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成了桎梏。

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开设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凭借简洁的装修、多样化的产品和“一客一BA”的服务模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如今屈臣氏货架上的还是那些熟悉的品牌,但对于追求成分和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美妆护肤市场不断细化,但屈臣氏似乎没能跟上脚步。高额的入驻费和扣点政策劝退了不少新兴品牌,导致屈臣氏在消费者眼中越来越像个杂货商店。相比之下,新潮的美妆集合店更受年轻人欢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屈臣氏却在2022年首次停下扩张脚步,全年关闭343家店铺。从2015年开始,屈臣氏在内地市场的销售额就出现负增长,此后持续下行。

战略上的滞后和错位,让屈臣氏逐渐失去了活力。想要在变化的市场中重新夺回年轻人的心,关键就在于摆脱中年的形象,重新变得新潮起来。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屈臣氏需要尽快找到重振旗鼓的方法。否则,这个曾经的美妆零售巨头可能会继续失去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青睐。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