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迎来重磅消息,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申请已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受理。这一合并案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涉及的业务牌照与境内外上市挂牌子公司众多。
就在合并重组申请受理的前一天,两家券商的境外子公司整合也取得了进展。香港证监会已批准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在合并后成为海通证券相关境外子公司的大股东。这一决定意味着,海通证券旗下备受瞩目的境外子公司海通国际,在完成私有化后,将成为国泰君安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旗下已有一家与海通国际在业务和定位上都相近的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两家公司均持有香港6号牌照(提供机构融资意见)和9号牌照(提供资产管理),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资产管理。因此,如何平衡双方利益,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成为此次合并案的一大焦点。
针对这一问题,国泰君安在合并交易草案出炉当天,就已在港股市场发布公告,向国泰君安国际出具不竞争承诺函。承诺函中明确表示,国泰君安将不进行境外业务的竞争,甚至在获得与国泰君安国际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的商业机会时,将优先通知并协助国泰君安国际获取该机会。这一承诺旨在确保国泰君安国际在合并后的商业利益得到保障。
国泰君安证券在承诺函中还提到,将在交割后的五年内,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存续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之间的任何竞争问题。这一承诺为合并后的业务整合提供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径。
海通国际作为海通证券的境外子公司,其前身是大福证券。在被海通证券收购并更名后,其营收规模迅速攀升,成为业界的佼佼者。然而,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和投资失误的影响,海通国际遭遇了巨额亏损,海通证券的业绩也因此受到拖累。此次合并案为海通国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业务整合的挑战。
国泰君安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和外部都非常关心合并后的框架结构,特别是众多子公司的合并方案。这些子公司涉及多个业务牌照和境内外市场,因此合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谨慎考虑。
尽管合并案的具体细节尚未完全确定,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合并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作为业界的领军企业,其合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