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遇冷黄金热,珠宝市场上演“两极反转”

   发布时间:2025-02-06 09:12 作者:唐云泽

在珠宝首饰领域,钻石与黄金的市场表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目前囤积了约20亿美元的钻石库存,这一数字创下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为缓解库存压力,戴比尔斯在过去一年中采取了减产和多轮降价策略,最近一次降价幅度达到10%-15%,这也是近年来首次如此大规模的降价。

戴比尔斯首席执行官阿尔·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原钻销售极为艰难的一年。尽管早前他对钻石库存持乐观态度,认为库存将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这一预期并未实现。

与钻石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市场表现强劲。2024年,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全年创下40次新高,截至1月24日,现货金价已突破2773美元每盎司。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珠宝零售商约77%的销售额来自黄金投资产品及黄金首饰,相比2022年增长了7%。同一时期,钻石销售额占比从16%下降至9%。

戴比尔斯作为钻石市场的龙头,其市场困境反映了整个天然钻石行业的挑战。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戴比尔斯通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经典广告语,将钻石与爱情紧密相连。然而,这一营销策略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逐渐失去吸引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美国天然钻石珠宝销量小幅上升4.7%,而实验室培育钻石的销量则大涨46%。

咨询机构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价格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凭借其生产供应链可追溯、生产过程更环保等特性,培育钻石将成为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首选。天然钻石则可能逐渐退出大众市场,转向小众高端奢侈品领域。

从市场数据来看,全球钻石批发价格在过去两年下跌了约40%,中国钻石进口额连续三年同比下滑超30%。全球第二大钻石交易中心上海钻交所2023年的钻石交易总额也不及2021年的一半。戴比尔斯的财报也显示,2024年上半年钻石销量和营业收入均出现下滑。

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尽管戴比尔斯所塑造的爱情象征并未完全失效,但消费者在面对钻石消费时变得更加理性。社交媒体的公开评论和直播短视频的直观展示,促使他们将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培育钻石。

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化学成分相同,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但价格却便宜80%-90%。在主流电商平台搜索钻石产品不难发现,1克拉的宝石级天然钻石售价在6-11万元不等,而培育钻石1克拉裸钻的售价仅需6000到8000元。

中国是全球培育钻石的主要产地,其中80%的产品来自河南省商丘市的柘城县。培育钻石品牌的崛起成为此番风潮中的最大受益者,二级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自2024年9月底以来,培育钻石板块累计涨幅超过50%。

然而,随着培育钻石热度的攀升,市场对其定价也产生了影响。有分析师预测,2025年培育钻石的定价可能会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跌。尽管天然钻石面临挑战,但培育钻石是否能完全替代其市场地位,仍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与钻石市场的困境不同,黄金市场的强劲表现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随着金价持续上涨,黄金饰品重新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选择。多家黄金品牌零售金饰价格创下新高,周大福、六福珠宝等品牌的首饰金价每克突破835元。

尽管金价高涨,但消费者的投资热情并未减退。据周大福财报显示,其2025财年上半年营业额和股东应占溢利均出现下滑。同时,周大福在内地净关闭了239个门店,其中加盟店占比高达77%。

为了迎合年轻市场,周大福推出了更多低克重、个性化的低价位黄金饰品。然而,在传统消费认知中,黄金仍被视为贵而不奢的消费品,品牌市场话语权和消费心智的建立仍面临挑战。

相比之下,老铺黄金以古法手工金器作为品牌宣传点,打破了按克价售卖首饰的惯例,采用一口价形式售卖,平均克价远超市场平均金价。同时,老铺黄金在选址、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上都更加注重高端市场,赋予了金饰更多的奢侈品属性。

老铺黄金的成功不仅为自身带来了高额利润,也为中国金饰品牌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它打破了传统金饰品牌的消费印象,为中国金饰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