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时代来临:2025年或成AI Agent商业爆发新起点

   发布时间:2025-02-06 17:56 作者:任飞扬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AI领域再次迎来了重大突破。微软公司近期推出了其全新的企业级AI助手——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支持AI Agent功能。无独有偶,国内企业拓尔思也表示,其拓天大模型平台已经构建起了完整的AI Agent工具链。更令人瞩目的是,谷歌在其AI Agent白皮书中宣告,2025年将正式迈入Agent时代。种种迹象表明,2025年有望成为AI Agent商业应用的爆发元年,业内普遍预测其应用市场将达到数百亿美元的规模。

随着AI Agent概念的兴起,一场围绕这一技术的争夺战正在悄然进行。在海外,微软、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公布了在AI Agent领域的最新进展;而在国内,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也紧随其后,推出了各自的智能体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AI Agent将成为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载体。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Agent是他们最看好的AI应用发展方向。

实际上,AI Agent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众多领域。据悉,财富500强公司中,有近70%的员工已经开始使用Microsoft 365 Copilot中的Agents来处理大量重复性的日常工作。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也将Agentic AI列为2025年的十大技术趋势之一,并预测到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ic AI自主完成。德勤AI研究院则称,AI智能体将彻底改变基础业务模式,实现新的工作、运营和价值交付方式。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无论是大模型创业公司、互联网大厂,还是软件应用商和运营商,都在积极寻求与AI Agent的结合点,以期在新的入口红利中分得一杯羹。微软已经宣布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级AI Agent生态系统——Copilot Studio平台,目前已有超过十万家企业使用该平台创建或编辑AI Agent。谷歌也推出了商用AI Agent市场,提供从开发、部署到应用的一站式商用生态。OpenAI则计划发布名为“Operator”的AI Agent工具,能够在用户的指示下自主完成计算机任务。

作为国内数字先锋的运营商们,也早已入局智能体领域。中国电信推出了星辰智能体平台,通过自主规划和工作流两大模式解决了大模型落地的痛点。以“会展助手”智能体为例,开发者只需一分钟即可完成搭建,即可应对各种会议的询问,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国电信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会把星辰智能体平台结合星辰大模型一起落地到更多的省、专公司,并进一步扩展到集团外部的行业客户中。

中国移动同样不甘落后,在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他们推出了三大通信AI智能体——消息智能体、通话智能体和云OS智能体。其中,通话智能体能够在通话过程中随时调用AI服务,如速记、同声传译等;而云OS智能体则依靠云端算力优势,突破了终端限制,使得任何一块智能屏都能使用这些智能体服务。这些智能体服务将在未来生活的多个场景中得到综合应用,从而更加精准快速地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AI Agent的兴起不仅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推动SaaS平台从简单的业务管理工具转变为驱动智能化业务的引擎。然而,尽管AI Agent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不少领域的专业AI Agent尚不够成熟,存在输出不精确、性能差强人意、用户不信任等问题。因此,短期内商业化最成功的AI Agent,不一定是那些看起来“Agentic化”最高的产品,而是能够平衡性能、可靠性以及用户信任的产品。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AI Agent如何使用他们提供的数据仍然像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黑箱”。但根据LangChain报告显示,人们希望将耗时任务交给AI Agent来完成,如充当“知识过滤器”快速提炼关键信息,或者作为“生产力加速器”协助用户安排日程、管理任务。AI Agent还可以作为“客服神助攻”,帮助企业更快地处理客户咨询、解决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持续深化,AI Agent将从单一智能体发展到“群体协作”模式。例如,清华面壁智能的开源项目ChatDev就展示了多个Agent扮演不同角色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随着大模型对图像和视频信息处理能力的快速提升,2025年将开始出现更为综合性的多模态交互。AI将能够通过物联网、特定信息等多种感知通道进行协同,使得交互性更强、交互频次更高,适用场景也更加丰富。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