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争抢儿童压岁钱,能否缓解揽储压力?

   发布时间:2025-02-06 18:24 作者:朱天宇

随着2025年的钟声敲响,黄金市场迎来了又一波热潮。据数据显示,1月23日,伦敦金(现货黄金)的开盘价达到了2755.97美元/盎司,而在前一天,即1月22日,沪金主力合约也已经突破了645元/克的历史新高。这股涨势不仅影响了投资市场,还波及了消费市场,各大黄金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纷纷上涨,普遍超过了830元/克。

尽管金价持续攀升,但春节期间购买黄金的热情并未减退,特别是家长们,更是将黄金压岁钱视为新年的一种吉祥选择。这些黄金压岁钱产品,通常采用Au999千足金材质,重量在0.5至2克之间,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类似的黄金压岁钱产品,如压岁金、生肖金、贺岁金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银行的这种举措,不仅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更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低利率环境的持续,银行之间的存款争夺战愈发激烈。为了吸引客户,银行不仅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还瞄准了儿童压岁钱这一细分市场,纷纷推出儿童专属银行卡和存折。

例如,工商银行的“宝贝卡”“成长卡”“萌娃卡”,交通银行的儿童借记卡,以及民生银行的“小鬼当家卡”等,这些儿童专属银行卡不仅在卡面上别出心裁,有的还提供卡面定制服务,将宝宝的照片印在银行卡上,有的则与热门IP联名,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今年,多家银行更是加大了对儿童金融市场的投入。东阳农商银行、句容农商行、颍淮农商行、文成农商行、镇江农商行等推出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专属存折,存储门槛也越来越低,如界首农商行的儿童定期一本通存折,起存金额仅为50元。

压岁钱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一笔不小的财富,其去向也备受关注。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人每年收到的压岁钱总额基本不会超过5000元,其中金额在1000到3000元之间的最多,占比29.6%。而上海地区的压岁钱平均单笔金额最高,达到了1009元。这些压岁钱的主要去向是储蓄,这也正是银行争相推出儿童金融产品的原因。

然而,尽管银行在儿童金融市场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随着银行利率的普遍下行,儿童存折或银行卡的利率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家长;另一方面,儿童金融产品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存款上,缺乏理财、保险等业务,导致产品场景有限,家长除了过年给孩子存压岁钱外,几乎很少使用这些产品。

儿童金融市场的增长潜力也相对有限,很难成为银行新的动力。银行之所以在儿童金融市场上投入大量精力,更多的是为了维系家庭与银行的联系,通过补充儿童相关业务,将家长“拴”住。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以儿童撬动家庭存款、理财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和蚂蚁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中国家庭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低风险偏好。特别是中产家庭,其理财和投资态度变化最大,从以前的“别人恐惧我贪婪”转变为现在的“别人求稳我要更稳”。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们的投资行为,愿意投入理财的金额明显减少。

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的揽储压力依然巨大。很多人宁愿追逐不断高涨的黄金,也不愿选择存款、理财或投资。他们的信心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也意味着银行仍需在揽储上继续“苦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