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毛孩子”热:宠物经济在下沉市场迎来爆发

   发布时间:2025-02-14 11:17 作者:顾青青

中国的宠物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浪潮。

据宠物市场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宠物数量已达到惊人的1.2亿只,与日本全国人口数量相当。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一数字已超越中国4岁以下婴幼儿的数量,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攀升。高盛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宠物数量将接近婴幼儿数量的两倍,这一趋势无疑彰显了宠物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过去,宠物经济的繁荣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趋势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尽管一二线城市仍是宠物主的主要聚集地,但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宠物市场增长速度却更为迅猛。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宠物主占比从21.8%大幅跃升至30%,增幅达8.2%。相比之下,一线城市的宠物主占比增长微乎其微,而二线城市则有所下降。

在县城,宠物经济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公园还是街道,随处可见带着宠物散步的居民。同时,街边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社交媒体上的宠物相关内容同样层出不穷。这一趋势背后,既有经济增长的推动,也反映了孤独经济的崛起。

县城居民在养宠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尽管他们的绝对收入可能不如一二线城市居民,但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少的房贷、车贷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来照顾宠物。县城独居和留守的老人较多,宠物成为了他们情感上的重要寄托。这些老人对宠物的消费也毫不吝啬,尤其是在宠物医疗方面。

在宠物消费方面,县城居民展现出了与一二线城市不同的特点。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宠物食品,如散装粮和白牌粮,而非高价品牌粮。然而,在宠物医疗方面,县城居民却表现得十分大方,一旦宠物生病,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疗。

宠物经济的下沉,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小镇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宠物美容师、宠物摄影师、宠物营养师等新兴职业在县城逐渐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然而,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县城的宠物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形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宠物医院和宠物服务方面。

随着宠物经济的持续下沉,县城的宠物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传统的宠物医院和宠物服务,还是新兴的宠物美容和宠物摄影等产业,都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这场起源于情感需求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宠物经济生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