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全球市场掀起了一股对中国科技股的重新评估热潮,这股热情也波及到整体中国资产的价值认知。
自春节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股价领跑市场。以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由中概互联ETF,代码513220跟踪)为例,从春节后到2月15日收盘,阿里健康的股价飙升超过63%,阿里巴巴-W的涨幅也超过了40%,而哔哩哔哩-W、快手-W、阅文集团等企业的股价涨幅均超过了20%。
在互联网企业的强劲推动下,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在春节后的累计涨幅超过了17%,其表现优于同期的恒生指数(涨幅为11.84%)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6.99%)。
中金公司最近的分析指出,当前的反弹行情呈现出典型的结构性特征,这意味着投资者要超越指数表现,必须在配置上更加精准和聚焦。
长江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尽管2月初外部宏观环境出现了一些扰动,但港股市场凭借DeepSeek带来的科技股估值重估,市场表现依然十分强劲。这让人联想到2022年底ChatGPT问世后,纳斯达克指数在美国高通胀、美债利率高企以及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依然因科技股的持续上涨而不断攀升。如今的港股市场,似乎正在重现过去几年美股市场的“梦幻表现”。
港股市场的“AI含量”显著,随着AI产业链图谱的不断扩展,港股正在从“红马时代”转向“AI牛”。港股市场中,众多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个股表现抢眼,其中软件服务行业的“AI含量”最高。
中金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本轮上涨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呈现出更为狭窄的聚焦态势。在547只港股通样本中,只有20%的个股跑赢了大盘,且这些个股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费和AI医疗领域,而老经济和传统板块多数表现落后。相比之下,924行情中,有超过60%的个股跑赢了大盘,且以金融地产等顺周期板块为主。
对于为何如此小范围的个股上涨能够推动整体指数级别的反弹,中金公司给出了以下主要原因:港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资金分布更为集中,因此少数个股和资金对指数的拉动效果比A股更强;行业结构上,港股市场中软件股和互联网龙头占比较高,也是本轮上涨的主力军;恒生系列指数在构建时,限定了个股权重上限为8%,这使得中小公司的大幅上涨在指数权重上具有更大的边际贡献。
总的来说,本轮反弹行情依然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性市场,投资者要超越指数表现,必须在配置上更加聚焦。这种结构性市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不需要过多依赖宏观总量政策的配合;劣势则在于上涨基础较为狭窄,需要科技板块的不断催化。
外资机构对中国科技股的重新估值也持乐观态度。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迅速崛起,中概科技股正迎来重新估值的重要机遇期。DeepSeek的技术突破和市场表现,让全球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基于此,高盛决定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为中国市场注入信心。
德意志银行同样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态度,预计全球投资者将深刻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德意志银行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逐渐消失,未来有望迎来更大的估值提升。
汇丰银行认为,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不仅表明中国大语言模型已迈向深度推理阶段,更让投资者注意到中国科技创新在全球舞台的竞争力正在日益增强。DeepSeek的成功或成为中国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有望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推动更多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在此背景下,中概互联相关ETF为投资者提供了聚焦AI浪潮机遇的良好工具。中概互联ETF跟踪的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覆盖了全球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包括在港股、美股上市的优质互联网公司,如拼多多、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网易、小米、京东等。其中,前五大权重股占比高达65%,兼具集中度高和覆盖面广的特点。